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定林(注)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金陵(今南京)。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常到此游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罢官,加之牙齿病痛,内心悲苦之情用一“凉”字全部托出。
B.在诗人眼中定林幽静的环境适宜修身养性,祛除心中的无限烦忧。
C.颔联“脱屦”“敷衾”的动作,看似平淡,恰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D.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诗人在定林的心境。
【小题2】“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一联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15 09:5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田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着彰   (洪亮)
B.于其身也,则耻焉,惑矣 (以….为耻)
C.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然)
D.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  ( 施人恩惠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盘庚迁/不任区区向往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 /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在位久/ 膏泽斯民
D.不恤国/今日当一切不事
【小题3】下列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盘庚西迁”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假设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B.文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C.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态度。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同类题5

阅读下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节选部分出自高中课文《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其虽好游者不能也   (2)则或其欲出者
(3)无物以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无以易之
B.而余亦悔随之/自不变者而观之
C.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于人可讥/江海所以能百谷王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小题5】你怎样看特作者的游山“所得”?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