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有删改)
(二)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① 令与诸子游 ②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B.①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 ② 既克,公问其故
C.①未几病卒 ②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D.① 仲郢坐专杀左迁   ②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补太学博士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楚以其少俊   皆以美于徐公
C.今也不然     屋舍俨然
D.师行而粮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能谤讥于市朝
C.不宜妄自菲薄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非事者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先帝不以臣卑鄙D.于是入朝见威王
【小题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调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凭才能受人赏识。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让他做自己的幕僚;王茂元爱惜他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李商隐受惠于令狐楚,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故而陷入党争之中,导致仕途不顺。
C.李商隐为官刚直廉洁。出任广州都督期间,曾有人暗地里送他金子,他以自己不是怕人发觉而是不轻易接受为由拒绝了。
D.李商隐在古文写作方面有成就。他自幼便能写文章,和温庭筠、段成式同时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但在文思方面,不及温庭筠的清雅秀丽。
【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5 10:4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曰:“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肃宗至德二年,加御史大夫,旋征为刑部尚书。
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又遣逆于路,不及。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麾其众,乃揖真卿就馆舍。因逼为章表,令雪己,愿罢兵马。累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凡数辈继来京师,上皆不报。每于诸子书,令严奉家庙,恤诸孤而已。希烈乃拘真卿,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希烈既陷汴州,僭称帝,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遂缢杀之,年七十七。贞元元年,陈仙奇使护送真卿丧归京师。德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谥曰文忠。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B.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C.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D.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大夫、尚书、太师等均为古代官职名。唐朝设三省六部,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B.“迁、出、征、改”均与我国古代官员的任职有关。“征”是指由地方政府推荐,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
C.朝觐,指臣子朝拜君主,或附属国向中央政权朝贡和拜谒,以表示对帝王的尊拜和臣服。另外指宗教教徒拜谒圣像、圣地等。
D.墓志是埋入墓中的记有死者的姓名家世和简要生平的文字。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以求人死留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真卿遇事有决断。五原有积久不决的冤案,颜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案件判决后,当地原本大旱,竟然下起雨来。
B.颜真卿很有远见。他在平原任职期间,觉察到安禄山要谋反,就未雨绸缪,他采取的措施果然发挥了作用,受到玄宗的称赞。
C.颜真卿忠于朝廷,被李希烈拘禁,坚持斗争,无所畏惧。李希烈称帝时,因为颜真卿年近八十,不记得称帝的仪式,被叛贼缢死。
D.颜真卿为人正直。多次受到权臣的打压排挤也不屈身俯就。卢杞趁着李希烈谋反上奏皇帝派遣颜真卿前往敌军,要故意害死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2)累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凡数辈继来京师,上皆不报。

同类题3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岁左右的年纪。
C.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 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