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小题1】选文第①段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A.赋的写法B.比兴写法C.动作描写D.景物描写
【小题2】第②段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
A.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离去的微妙心理。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小题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小题4】把《离骚》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12 12:0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兄友弟悌,多士推之。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

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节选自《旧唐书•王维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B.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C.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D.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在唐朝,司马这个官职的职务就是协助当地的刺史办事,但是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
B.服阕:古代居丧时穿丧服。古代官员如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C.行在,也称行在所。既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D.豪右,是指豪门大族。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写王维在辋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对佛教的虔诚和生活的简朴,充分体现了王维的淡泊性情。
B.王维被安禄山挟持,事后差点被定罪,好在他写了一首《凝碧诗》,加上其弟为他赎罪,才没有被定罪。
C.王维不仅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书画方面尽管还有缺陷,但成就也很高,不是一般绘画的人所能企及的。
D.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非常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不仅受到许多士人的推荐,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待之如师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2)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剧,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二)
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卷五)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据此,是交构之渐 渐:兆头
B.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事物
C.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当:应当
D.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器:器物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A.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B.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C.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D.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剧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倒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参与了盛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C.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之,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高祖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元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碑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碑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年逾八十,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节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仲深之而不为报让:责备
B.渡南岸,当深处之置:放置
C.藻边,永免官爵而已徙:迁徙
D.自马步千人,南逆仙碑将:率领
【小题2】(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B.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C.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D.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永年少时虽然武艺超群,但缺少学问。有朋友给他一本书,他竟然不理解,答不出朋友从书中提出的问题。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和行动规律,巧置迷惑敌人的标记,并设伏兵,一战而大获全胜。
C.傅永临阵作战勇敢,七十多岁时还亲自率兵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敌人用箭把他的大腿射伤,他拔出箭继续战斗,把敌人打得大败。
D.傅永具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上表请求让傅永为将,未得到朝廷允许,对此傅永颇有怨言;八十多岁了,他还能骑马射箭弄矛。
【小题4】(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
(2)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