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秦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太祖验其言,擢迁光禄大夫。稚珪少学涉,有美誉。太守王僧虔见而重之,引为主簿。州举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转尚书殿中郎。太祖为骠骑,以稚珪有文翰,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迁正员郎,中书郎,尚书左丞。父忧去官,与兄仲智还居父山舍。仲智妾李氏骄妒无礼,稚珪白太守王敬则杀之。服阅,为司徒从事中郎,州治中,别驾,从事史,本郡中正。
永明七年,转骁骑将军,复领左丞。迁黄门郎,左丞如故。转太子中庶子,廷尉。江左相承用晋世张、杜律二十卷,世祖留心法令,数讯囚徒,诏狱官详正旧注。于是公卿八座参议,考正旧注。有轻重处,竞陵王子良下意,多使从轻。其中朝议不能断者,制旨平决。至九年,稚珪上表日: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诏报从纳,事竟不施行。转御史中丞,迁骠骑长史,辅国将军。
建武初,迁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稚珪以虏连岁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伤,乃上表。帝不纳。徵侍中,不行,留本任。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永元元年,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三年,稚珪疾,东昏屏除,以床舆走,因此疾甚,遂卒。年五十五。赠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南齐书·孔稚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B.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C.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D.元徽中/为太中大夫/颇解星文/好术数/太祖辅政/沈攸之起兵/灵产密白太祖曰/攸之兵众/虽强以天时冥数而观/无能为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在文中指察举制的科目之一,东汉时改称“茂才”。与明清时期的“秀才”意思不同。
B.江左,古指江西。古人习惯以西为左,以东为右。六朝时江左为政治、经济中心。
C.策试,一般以政事、经义策问应考者,以其对政事的见识观其文辞之高低,以便量才录用。
D.赠,皇帝为去世官员加封爵位名号。有时也把爵位名号赐予官员已故的祖先或妻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稚珪少年博学,擅长文辞。深受太守王僧虔器重,用他作主簿。因为有文采,被太祖任命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共同掌管各种公文的草拟。
B.孔稚珪孝顺长辈,性情严苛。与兄长返乡为父守孝期间,因兄仲智的小妾李氏,骄横嫉妒、不讲礼节,孔稚珪禀告太守王敬则,最终杀了她。
C.孔稚珪重视律法,培养人才。上表建议设置教授律学的助教,从严考核,一旦合格,立即提拔任用,来鼓励学子攻读律学,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
D.孔稚珪清俊风雅,气度疏阔。喜爱文学歌咏,能饮七八斗酒,与张融等交情深厚。宅院中野草丛生却毫不在意,常有青蛙呜叫也反以为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稚珪以虏连岁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伤,乃上表。
(2)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13 11:4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動,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特急,山图结阵死战,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

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复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

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家,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薄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

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侯:古代封爵之一,封号始自曹魏建安年间。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城隍:城墙和护城河,也可指城邑,还可指护城之神。文中指城邑。
C.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一般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朝服: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山图才能超卓,作战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周山图心有主见,不贪不义之财。盗贼发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通过门客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后上交官府。
C.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意图,提醒太祖早做防备;担任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主张留守盆城。
D.周山图忠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往还于官署和乡间房舍之间,世祖准许他自带武器保护自己;他去世之后,皇上赐给朝服和敛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虏围特急,山图结阵死战,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2)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武康人,父庆之,宋司空。文季少以宽雅正直见知,孝建二年,起家起家主簿,征秘书郎。晋平王休祐为南徐州,帝问褚渊须干事人为上佐,渊举文季。休祐被杀,休祐被杀,虽用礼,僚佐多不敢至,文季独往省墓展哀。司徒褚渊当世贵望,颇以门户裁之,文季不为之屈。世祖在东宫,于玄圃宴会朝臣。文季数举酒劝渊,渊甚不平,启世祖曰:“沈文季谓渊经为其郡,数加渊酒。”文季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枌榆。” 后豫章王北宅后堂集会,文季与渊并善琵琶,酒阑,渊取乐器为《明君曲》。文季便下席大唱曰:“沈文季不能作伎儿。”隆昌元年,复为领军将军,侍中如故。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延兴元年,迁尚书右仆射。明帝即位,加领太子詹事,增邑五百户。建武二年,虏寇寿春,明帝以为忧,诏文季领兵镇寿春,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王敬则反,诏文季领兵屯湖头,备京路。始安王遥光反,其夜,遣三百人于宅掩取文季,欲以为都督,而文季已还台。明日,与尚书令徐孝嗣守卫宫城,戎服共坐南掖门上。时东昏已行杀戮,孝嗣深怀忧虑,欲与文季论世事,文季辄引以他辞,终不得及。事宁,加镇军将军。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兄子昭略谓文季曰:“阿父年六十为员外仆射,欲求自免,岂可得乎?”文季笑而不答。同孝嗣被害。其日先被召见,文季知败,举动如常,登车顾曰:“此行恐往而不反也。”于华林省死,朝野冤之。

 (节选自《南齐书・沈文季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B.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C.豫废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D.豫度郁林/高宗欲以文季为江州/遣左右单景隽宣旨文季/口自陈让/称年老不愿外出/因问右执法有人未/景隽还具言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B.桑、梓,桑树、梓树。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常借指父母。
C.仆射,官名。始于秦,汉代时职权渐重,分左右仆射;魏置时期相当于宰相职位。
D.掖门,一般指中国古代言殿正门两旁的边门。如《汉书・高后纪》:“入未央宫掖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文季年少知名,颇重情义。他少时便以宽雅正直而闻名,晋平王刘休祐被杀后,很多臣僚都不敢前往吊唁,而沈文季独自到墓前致哀。
B.沈文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司徒褚渊颇以门户高低看待他人,沈文季不为所屈:在豫章王的集会上他离席大呼不做艺伎,借此嘲讽褚渊。
C.沈文季为国分忧,不辱使命。建武二年,敌虏进犯寿春,明帝深为忧虑,他奉命镇守;王敬则谋反,他率领军队驻扎湖头,防守京路。
D.沈文季明晓时势,处变不惊。东昏侯行杀戮时,徐孝嗣想和他谈论世事,他引用他人言辞搪塞;被害当天,他明知失败,但举动如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备守,虏军寻退,百姓无所伤损。
(2)文季见世方昏乱,托以老疾,不豫朝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2)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淮北没虏,乃南渡江。明帝泰始六年,征通直郎,不就。
升明中,太祖为太傅,教辟僧绍及顾欢、臧荣绪以旍币之礼,征为记室参军,不至。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建元元年冬,诏曰:“朕侧席思士,载怀尘外。齐郡明僧绍标志高栖,耽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贲饰。”征为正员外郎,称疾不就。其后与崔祖思书曰:“明居士标意可重,吾前旨竟未达邪?小凉欲有讲事,卿可至彼,具述吾意,令与庆符俱归。”又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犹发议。在今宁得息谈邪?聊以为笑。”
庆符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笋箨冠。僧绍闻沙门释僧远风德,往候定林寺,太祖欲出寺见之。僧远问僧绍曰:“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僧绍曰:“山薮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戴公故事耳。”永明元年,世祖敕召僧绍,称疾不肯见。诏征国子博士,不就,卒。子元琳,字仲璋,亦传家业。
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泰始初,为青州刺史。
庆符,建元初,为黄门。
僧胤子惠照,元徽中,为太祖平南主簿,从拒桂阳,累至骠骑中兵,与荀伯玉对领直。建元元年,为巴州刺史,绥怀蛮蜒,上许为益州,未迁,卒。
(选自《南齐书·明僧绍传》,有删改)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明僧绍“心性纯朴”的一组是(   )
①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
②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
③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
④不食周粟而食周薇
⑤山薮之人,政当凿坏以遁
⑥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还为新安王国侍郎,桂阳国右常侍。太祖镇淮阴,景先以本官领军主自随,防卫城内,委以心腹。世祖为镇西长史,以景先为镇西长流参军,除宁朔将军,随府转抚军中兵参军,寻除谘议,领中兵如故。建元元年,迂太子左卫率,封新吴县伯,邑五百户。是冬,虏出淮、泗,增司部边戍兵。义阳人谢天盖与虏相构扇,景先言于督府,骠骑豫章王遣辅国将军中兵参军萧惠朗二千人助景先。惠朗依山筑城,断塞关隘,讨天盖党与。景先严备待敌。虏退,进号辅国将军。景先启称上德化之美。上答曰:“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世祖即位,征为侍中,领左军将军,寻兼领军将军。永明五年,荒人桓天生引蛮虏于雍州界上,司部以北人情骚动。上以景先谙究司土,诏曰:“得雍州刺史张瑰启事,蛮虏相扇,容或侵轶,宜时剿荡。可遣景先总率步骑,直指义阳。”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但夙荷深恩,今谬充戎寄,暗弱每事不称,上惭慈旨。可为作启事,上谢至尊,粗申愚心。”卒,时年五十。景先丧还,诏曰:“故假节征虏将军丹阳尹新吴侯景先,器怀开亮,干局通敏。诚著夷险,绩茂所司。奄至丧逝,悲痛良深。可赠侍中、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给鼓吹一部。假节、侯如故。谥曰忠侯。”

(选自《南齐书·萧景先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B.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C.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D.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
A.从子,古代较早指称父亲的兄弟的孙子,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为“从子”。
B.解褐,常用来指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开始担任官职。也指新中进士被授予官职。
C.雍州,中国古九州之一。另外八州是兖州、冀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青州、梁州。
D.至尊,文中是皇帝的代称。此外,还可称皇帝为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殿下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萧景先性情纯厚,深得主公信任。太祖在京城做官时,经常提携他;镇守淮阴时,以他为心腹,让他承担城内防卫;世祖做镇西长史时,任用他为镇西长流参军。
B.萧景先未雨绸缪,严备以待敌人。谢天盖与敌人串通煽动时,他做好周密准备,等待敌军来犯,又依山筑城,堵塞关隘,讨伐谢天盖的党羽,于是进号为辅国将军。
C.萧景先深感君恩,主张德义化人。他曾上奏赞颂皇上的德行,深得皇上肯定;在出征没来得及回军身患重病自觉不会再好起来的时候,仍然担心自己会愧对君王。
D.萧景先爱兵爱民,熟悉司部一带。桓天生等人在雍州边界上骚扰,司部以北地区人心骚动的时候,皇上派他总率步骑,直指义阳。也正是他的到来,让百姓安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
(2)但夙荷深恩,今谬充戎寄,暗弱每事不称,上惭慈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