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歌子•荻花
[五代] 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    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歌子”为本词词牌名,“荻花秋”为词题。词牌名提示,本词描绘的是江边渔人的生活;从词题则可知,本词内容是描写秋日风光。
B.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C.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D.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小题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09 06:2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歌子·荻花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B.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C.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D.词作下片重在议论抒情,“鱼羹稻饭常餐也”一句,表达了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小题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撙,字景节,少方雅退默,与第四兄寅俱知名。任齐位给事黄门侍郎。丁母忧,庐于墓侧。齐末多难,服阙,因居墓所。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并不就。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复为侍中,吴兴太守。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天监九年,宣城郡吏吴承伯挟袄道①聚众攻宣城,杀太守朱僧勇,转寇吴兴,吏人并请避之。撙坚守不动,命众出战,摧破斩承伯,余党悉平。累迁变部尚书,在选弘简有名称。又为侍中,领秘书监。武帝尝谓曰御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辰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握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撙风骨鲠正,气调英嶷②,当朝无所屈让。尝奏用琅邪王药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③四地下,曰:“卿殊不了事。”搏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谓举尔所知,许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无烦参掌署名。臣撙少而仕宦,未尝有不了事之目。”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帝寻悔,取事为画。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帝频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饼如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撙始放箸执:“尔。”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性甚凝厉,善自居适。女为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成来造谒,往往称疾相闻,间遗之。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余言。后为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曰康子。司空袁昂尝谓诸宾日:“自蔡侯卒,不复更见此人。”其为名辈所知如此。
(节选自《南史·蔡撙传》)
(注)①袄道:即妖道,大多与民间信仰或邪教有关。②英嶷:(yīng  nì)才德超群。③香橙:同“香蹬”。守庙内讲经说法者坐的高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尝谓/日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日/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B.武帝尝谓/日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日/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C.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日/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D.武帝尝谓日/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古代官场常贵右,将贬官称为左迁。
B.尚书,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
C.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
D.谥,即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等人死后所给子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撙勇敢坚定,平定吴承伯之乱。吴承伯聚集妖道的信徒们进攻吴兴时,官吏和百姓都请求躲避,他坚守不动,命令众人出战,最终斩杀吴承伯,平定叛乱。
B.蔡撙很有骨气,遇事不屈节退让。他曾上奏选用王筠任殿中郎,武帝嫌他没拿奏书给全部参掌官员署名,他坚持认为推荐自己了解的人无须参掌官员署名。
C.蔡撙据礼力争,使皇帝感到羞愧。有一次皇帝多次叫他的姓名,他始终不答应,他认为自己已贵为皇亲,因此皇帝不该再当众直呼其名,这使得皇帝面有愧色。
D.蔡撙庄重严厉,不以鬼戚私下结交。他女儿做了昭明太子妃,很多官员都来拜访,蔡撙却常以生病为由推脱,不能推脱的,见面也只是说说客套话,不与客人深谈。
【小题4】把文中断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
(2)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逮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固不可驻此也,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唐摭言》卷七)
【小题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泰不可适。 适:到。B.俾其人他徙。    俾:使。
C.老妇常逮事翁姑于此……   逮:赶上。D.因绐曰…… 绐:欺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长损一目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①市之,而命洗刷 ②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于时睹一老妪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泰怃然久之,因绐曰    ②蒙故业,因遗策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孙泰有古贤之风的一组是( )
①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②姨卒,泰娶其姊。
③泰亟往还之。 ④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⑤将家于义兴。 ⑥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⑤⑥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认为孙泰在婚姻问题上敢于违背姨妈的嘱咐,勇于自主,有反封建意识。
B.本文认为孙泰买了一个灯台,叫卖主给洗刷,孙泰照付费,不让人吃亏。
C.本文认为孙泰在婚姻、买物、让房等事情上,表现出损己益人的品德。
D.本文认为孙泰买房不但分文不欠,而且为房主移别处做官感到怃然,心地实在善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彦昭者,甘州张掖人也。父武孟,初以驰骋佃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佃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撰《河西人物志》十卷。

彦昭少以文辞知名。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充修文馆学士。景龙四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中宗命彦昭为使,彦昭以既充外使,恐失其宠,殊不悦。司农卿赵履温私谓曰:“公,国之宰辅,而为一介之使,不亦鄙乎?”彦昭曰:“计将安出?”履温因为阴托安乐公主密奏留之,中宗乃遣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代彦昭而往。

睿宗时,出为凉州都督,为政清严,将士以下皆动足股栗。又为宋州刺史,入为吏部侍郎,又为刑部尚书、关内道持节巡边使、检校左御史台大夫。

彦昭素与郭元振、张说友善。及萧至忠等伏诛,元振、说等称彦昭先尝密图其事,乃以功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赐实封一百户。殿中侍御史郭震奏:“彦昭以女巫赵五娘左道乱常,托为诸姑,潜相影援。既因提挈,乃践台阶。驱车造门,著妇人之服;携妻就谒,申犹子之情。于时南宪直臣,劾以霜宪,暂加微贬,旋登宠秩。同恶相济,一至于此。乾坤交泰,宇宙再清,不加贬削,法将安措?请付紫微黄门,准法处分。”俄而姚崇入相,甚恶彦昭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别驾,卒。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佃猎/ 如是/ 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B.尝获肥/ 鲜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 而佃猎如是/ 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C.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 而佃猎如/ 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D.尝获肥鲜/ 以遗母/ 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佃猎如/ 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 其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按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经部包括儒家经典和文字学方面的书籍,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
B.累迁:“迁”指官职的调动,既可以是升职,也可以是贬官,“左迁”指升职,“累迁”则是指多次升职。
C.吏部: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D.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虚封之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只有实封,才能享有所得封户之租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武孟早年不读书,后来受到他母亲的激发勤奋苦学,最终考中进士,做了右台侍御史。
B.金城公主出嫁,赵彦昭充当外使,他心中很不高兴,通过赵履温向金城公主求情而得免。
C.郭震弹劾赵彦昭,说赵彦昭运用女巫赵五娘的旁门左道扰乱纲常,应当按照法律给予处置。
D.萧至忠等被杀,郭元振、张说等提出赵彦昭先前曾与他们一起密谋其事,于是赵彦昭因此加官进爵。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国之宰辅,而为一介之使,不亦鄙乎?
(2)俄而姚崇入相,甚恶彦昭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别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