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注]①公元705年,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与宋之问被贬往岭南各地。宋之问因病晚行,途径端州驿时见到他们在墙壁上的题诗,便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逐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用“承”表明了敢于担当的勇气。
B.“谓到南中每相见”与颔联、颈联的对比,写出了愿望与现实的反差。
C.“分乡县”“音信稀”和“每相见”相照应,抒发了诗人内心悲凉的情感。
D.这首诗平易晓畅,明白如话,遣词造句十分贴切自然,读起来音韵和谐。
【小题2】有人说,本诗所写情感波澜起伏,跌宕生资。请结合全诗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4 11:4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江州满塘驿
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注)①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住的地方。②巩县在洛水西岸,为洛阳近畿之地。③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寒食节为清明节后一日,在这一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B.首联中,“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然只字未提遭贬一事,但通过地名“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
C.颔联中,作者极力描绘盎然春意。京洛之地此时已然满树繁花,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心生怜爱。吴州也是春草吐绿,“新”字写足了春回大地的清新与生机。
D.颈联先重复“吴州春草”以承上启下,吴州此时兰花和杜若正吐露芬芳,春光无限,作者身在吴州,却“感物思归”“怀故乡”,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
E. 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沧桑,语言质朴自然,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情怀。
【小题2】(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