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河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舍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隋书·文学传序》

【小题1】用斜线(/)为文中耐线的句子断旬(限6处)。
贵 于 清 绮 河 朔 词 义 贞 刚 重 乎 气 质 气 质 则 理 胜 其 词 清 绮 则 文 过 其 意 理 深 便 于 时 用 文 华 者 宜 于 咏 歌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点。
 
 
【小题3】文中“宫商”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两音,请写出其余的三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10:5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邑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为公。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三月,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柵,又击破之。四月,师至林邑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方刻石纪功而还。道远无辍,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赠上柱国、卢国公。

(选自《隋书·刘方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官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B.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官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C.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宜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官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D.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官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指儿童时期。髫,指孩子下垂的头发;龀,指小孩换牙。
B.迁,和“拔”“擢”等在古代全都指升官,而“左迁”则指贬官。
C.崩,指天子死。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
D.谥,即谥号,帝王、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据其生平评定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叔略在孩童时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任相州刺史时,教化了当地的百姓,使民风变得纯朴,政绩列当时第一,受到朝廷的嘉奖和百姓的赞扬。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人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小题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2)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选自《隋书·列传第六·苏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B.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C.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人卧内/与语大悦/
D.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人/卧内与语大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表又称上奏,是古代社会臣子向皇上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的一种形式。
B.京兆尹是汉代始设的官名,为三辅之一,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C.朋党,是指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的集团或派别。
D.坐即“连坐”,指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威才华出众,勇挑重担。他因身兼数职,曾经上书陈辞谦让,但高祖下诏肯定他的才能,他仍继续担任多项职务,不再推辞。
B.苏威谨记父言,轻徭薄赋。他奏请皇上减轻赋税和劳役,改变了以往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重税的做法,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明辨事理,深得倚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自恃权势,结党营私。他私结朋党的事被揭发查实后,虽然认了错,但没得到皇上的宽恕,还因此冒犯了许多有名望的士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2)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荣,字长荣,自云太原人也。荣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与其交者多爱之,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护察荣谨厚,擢为中外府水曹参军。时齐寇屡侵,护令荣于汾州观贼形势。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荣以为二城孤迥,势不相救,请于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护从之。俄而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汾州二城,唯荣所立者独能自守,以功授大都督。护又以稽胡数为寇乱,使荣绥集之,荣于上郡、延安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稽胡由是不能为寇。

荣尝与高祖夜坐月下,因从容谓荣曰:“吾仰观玄象,俯察人事,周历已尽,我其代之。”宣帝,高祖总百揆,召荣,抚其背而笑曰:“吾言验未?”高祖受禅,引为内史舍人,仁寿初,西南夷、獠多叛,诏柔领八州诸军事行军总管,率兵讨之。岁余悉平。

炀帝即位,入为武侯骠骑将军。后数岁,黔安首领田罗驹阻清江作乱,夷陵诸郡,民夷多应者,诏荣击平之。从帝西征吐谷浑。明年,帝复事辽东,荣以为中国疲敞,万乘不宜屡动,乃言于帝曰:“戎狄失礼,臣下之事,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岂有亲辱大驾以临小寇?”帝不纳。复从军攻辽东城,荣亲蒙矢石,昼夜不释甲胄百余日。帝每令人窥诸将所为,知荣如是,帝大悦,每劳勉之,九年,帝至东都,谓荣曰:“公年德渐高,不宜久涉行阵,当与公一郡,任所选也。”荣不愿违离,顿首陈让,辞情哀苦,有感帝心,于是拜为右侯卫大将军。后数日,帝谓百僚曰:“诚心纯至如郭荣者,固无此矣,”其见信如此杨玄感之乱帝令驰守太原明年复从帝至柳城遇疾帝令存问动静中使相望。卒于怀远镇,时年六十八。

(选自《隋书·郭荣传》,有测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玄感之乱帝/令驰守太原/明年/复从帝至柳城/遇疾/帝令存问动静/中使相望
B.杨玄感之乱/帝令驰守太原/明年/复从帝至柳城/遇疾/帝令存问动静/中使相望
C.杨玄感之乱/帝令驰守太原/明年/复从帝至柳城/遇疾/帝令存问/动静中使相望
D.杨玄感之乱帝/令驰守太原/明年/复从帝至柳城/遇疾/帝令存问/动静中使相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指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B.中国,古代华夏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万乘,指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也指天子。文中是第一个意思。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荣战功赫赫,他率兵平息了西南部爽、擦及田罗狗叛乱;还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辽东,为隋王朝统一立下了卓著战功。
B.郭荣颇具谋略。他跟随大将宇文护与北齐作战时崭露头角;平息稽胡叛乱时,他筑城切断了稽胡进攻要道,使稽胡知难而退。
C.郭荣深得信任。他内心细密,受人喜爱,被宇文护当作亲信,提拔他任中外府水曹参军;高祖和他月下谈心,告诉他心中所想。
D.郭荣勤于职守,跟随隋炀帝进攻辽东城,他亲自上阵,一百多天日夜不解甲;隋炀帝让安居养老,他诚恳拒绝,又带兵征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荣以为二城孤迥,势不相救,请于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
(2)帝谓百僚曰:“诚心纯至如郭荣者,固无比矣。”其见信如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下题。

陈棱字长威。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刺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刺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渴刺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武贲如故,镇周金紫光禄大夫。

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节选自《隋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伪从,别为后计 伪:假装
B.往往诣军中贸易 诣:到……去
C.据都梁宫,阻淮为固 固:固守
D.棱潜于下流而济 济:渡河
【小题2】下列全都能表现陈棱东征流求国十分艰苦的一组是
①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   ②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   ③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   ④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   ⑤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棱父亲陈岘年轻时骁勇善战,后庐江郡地方豪杰发动军队起事时,大家推举陈岘为主帅。
B.隋炀帝时,陈棱与张镇周调动军队一万多人,去攻流求国,行军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
C.隋炀帝时,陈棱率领化装成商船的战舰攻打流求国,他任命张镇周为先锋,自己则率兵击败了小王欢斯老模,并杀死了欢斯老模。
D.陈棱斩杨玄感部将元务本,率兵大破孟让,因功劳大而被赐给爵位信安侯,后被杜伏威害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
(2)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