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企业扩展过程图,按1~8顺序可分为Ⅰ、Ⅱ两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阶段Ⅰ,该企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劳动力成本高
C.生产规模大D.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2】该企业从阶段Ⅰ发展到阶段Ⅱ,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规模扩大B.交通便利
C.产出增大D.投入增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1 02: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之南,旧称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瓷业兴盛赐名景德镇。景德镇制瓷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到了唐朝,景德镇先民吸收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传入欧洲,深受上流社会喜爱,视为珍品。欧洲人以“昌南”( china)作为瓷器和中国的代称。元代忽必烈称帝前在景德镇设浮粱瓷局。自明洪武二年设御窑厂,大量招募民窑匠人到御窑厂生产瓷器,之后“官搭民烧”(御窑厂负责制胚、成型和器表装饰,而烧制多由民窑完成)成为宫廷御用瓷器最普遍的生产方式。到了清代,“官搭民烧”演变为“尽搭民烧”(御窑厂只负责制胚、成型和器表装饰,而烧制则全由民窑完成)。景德镇因瓷而兴、因瓷而荣,成为是世界的“瓷都”。清康熙、乾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达到最鼎盛,后逐渐衰徵。20世纪后半叶,景德镇陶瓷业全面实施机械化、标准化,陶瓷产量及销量大增。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性需求提高,景德镇瓷业开始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位置变迁示意图。


(1)描述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位置变迁的特点,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分析“官搭民烧”对景德锁制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试为景德镇重塑世界瓷都地位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