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床施蘧屏风,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B.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C.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D.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又叫做丁父忧,与丁母忧统称丁忧。原指遭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不离官位居丧。
B.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不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C.俸秩,指俸禄。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
D.从兄,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是自己的堂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谦博闻强记,很有才干,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识。十七岁时,由豫州刺史赵伯符推荐做了左军行参军,从此步入仕途。
B.孙谦任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先以威力镇之,然后广施恩惠,推行教化,从而威信大增,深受蛮人与獠人亲近。
C.孙谦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做官多年,从不接受百姓的礼物,甚至没有私宅,每次离职时,只能借官府空着的车马棚居住。
D.孙谦为人敦睦,努力施行仁义,客居历阳时,就躬耕以养弟妹;到晚年,善待生病的从兄,还将对从兄不好的妻子休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
(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26 04:0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慈父背 见:看见。
B.舅母志 夺:改变。
C.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D.责臣慢 逋:拖延。
【小题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无乃尔是过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小题3】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大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注】,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楚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燕。”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于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薛用弱《集异记》,有删改)
【注】“为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儿。当时她声势显赫,是岐王的长辈。邑司,为公主掌管地租、财物的官员。京兆试官,京城的主考官员。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   赍:赏赐
B.诸伶旅进 旅:共同
C.诚为国华矣 华:精英
D.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 洎:自从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头:即解元,“头”同“元”,唐朝时科举乡试的第一名。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故名。
B.知音:暗引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指能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此处用于纪年。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有王公年次年号、干支、年号加干支纪年法等。
D.释:释迦牟尼的简称,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释典,即佛经。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
(2)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
【小题4】文章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根据文意,分条概括王维登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