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夜二首(其一)
[唐]韦应物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颔联写诗人深夜独居,听到窗外秋雨滴落,难以入睡的情景。其中“寒”字,既是景语又是情语,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B.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微风时动牖”是动景,“残灯尚留壁”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了孤清、冷寂的意境。
C.意象是诗歌中饱含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本诗中“庭树”“阴虫”“寒雨”“微风”“残灯”等都是具有秋季特征的意象。
D.尾联叙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本就满腹惆怅,又偏偏碰上寂冷、悲切的秋夜,一“偏”字更增添了诗人的无奈、哀怨。
E. 这首诗在描写景物时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如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描绘了冷秋夜景图,语言委婉、哀切。
【小题2】首联中叠词的运用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10 09:0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习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春天,前一年初夏,作者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刺滁州(今安徽滁县),本年春在滁州任所写此诗寄赠友人李儋(dān)、元锡。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由景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有欣然的意味;而花开一年,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B.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指国家前途,在国家混乱的形势之下,诗人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的前途,觉得茫然一片。
C.尾联写在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所以结尾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D.这是一首寄赠朋友李儋的诗。诗中叙述了分别之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E.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上突出的一点就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尤其是前四句,首联即景生情,颔联以情叹景,景美情欢。
【小题2】“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被誉为“不负心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