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①[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②[爨(cuàn)]烧火做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出两层意思,一层写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实柏,权且充饥。另外“明霞”“翠柏”均非凡人之物,表现杜甫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
B.颈联进而具体写贫状。诗人皆从“寒”字来入笔。上句说“不爨”,并非因为“井晨冻”,严冬季节,却晨炊无米,夜寒难御,可见一贫如洗。
C.尾联点明“空囊”题旨,已是身无分文,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反常,显得轻松而诙谐。
D.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谐语抒感慨,尾联以庄语见清操,两联相得益彰。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不示谐声,但声情并茂。
E.《诗经》中有“瓶之罄矣,惟罄之耻”的话,陶渊明也说“尘爵耻虚垂”,这充分表现士大夫阶级对贫穷的幽默,杜甫“囊空恐羞涩”的“羞涩”可能是从《诗经》和陶诗的“耻”字学来的。
【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有何深层的含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16 09:18: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缚鸡行 杜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岁暮夔州西阁。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
【小题1】对这首诗诗句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一个好逸恶劳的奴才,偷了家里一只鸡要去卖了换钱,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
B.三四句说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所以要卖掉它,却不知鸡卖出也要遭受厄运。
C.五六句是说人为何那么厚待虫子,而对鸡却那么刻薄呢?“我”赶紧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
D.七八句写诗人反复想,鸡与虫一得一失,实在不能两全,只好倚靠山阁,注视着寒冷的江面。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鸡虫得失”在诗中指鸡卖不掉,鸡要吃虫,是鸡得而虫失;卖了鸡,是虫得而鸡失。现多用来指不必计较的微小的得失。
B.全诗语言凝炼工整,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活情趣。
C.诗歌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将欲尽未尽之意融入景中,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有些拖泥带水。
D.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之情,以及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