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杳杳寒山① 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解】①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山道。写出了山路深暗幽远,寂寥冷落,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
B.次联写山中幽静。鸟鸣啾啾,山道上很难看见行人,诗人用轻细的鸟鸣声表现出山路四周的冷寂。
C.三联写山中气候。“淅淅”写风的动态感, “纷纷”写雪的飞舞状,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
D.尾联写自己的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居住寒岩,不知道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盼望。
E. 这首诗描写了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浸透了寒意,渲染了环境的幽冷,最后见出心情。
【小题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5 11:0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   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1纡郁;幽深;嵯峨,险峻 。2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 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咸阳:即都城长安。 3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 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后终于饿死在首阳山。
【小题1】下面分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用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即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
D.驱车四句,纯是散行,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自然直白地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这样,在变化中,感情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E. 诗的最后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小题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