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7年5月,我国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冀东南堡油田的开发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冀东南堡油田的最大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湿润
B.依靠政治中心,文化氛围浓厚
C.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接近曹妃甸港区和工业区,便于石油的运输和加工
【小题2】伴随首钢迁至曹妃甸及南堡油田的开采,曹妃甸地区将
A.建成国家能源储备中心和重化工基地
B.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迁
C.主要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D.发展传统产业,建设出口加工基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7 08:4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典地处北欧,是工业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是瑞典的骨干产业之一,瑞典80%以上的钢铁产品用来出口。哥德堡是瑞典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工业城市,港口终年不冻,是瑞典和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埠,如下图。
材料二 瑞典能源种类及总量(单位:10亿kWh)
(1)分析哥德堡港终年不冻的原因。
(2)分析瑞典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出与1 970年相比,2006年瑞典能源体系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代表某区域主要农作物分布图。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该国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图中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棉花
C.水稻
D.黄麻
【小题2】该国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②气候凉爽,环境优美
③英语普及
④交通发达
⑤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同类题3
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1)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
▲
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
▲
、
▲
。
(2)据图中信息,徐州和南通在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
▲
、
▲
。
(3) 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
▲
(苏北、苏中、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有
▲
、
▲
。
同类题4
广东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石化产业基地。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2011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核准,标志着广东沿海石化产业集群布局基本完成,形成了由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广州石化基地、茂(名)湛(江)石化基地组成的沿海大石化产业带。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广东打造全球石化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原油产量大
B.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C.高校集中,科研实力强
D.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力充足
【小题2】石化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B.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C.持续发展外向型特区经济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小题3】下列工厂若布局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效益较高的是
A.钢铁厂
B.汽车厂
C.造纸厂
D.合成橡胶厂
同类题5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具备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才能集聚
B.工业越集聚、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C.一般来说,工业化前期、中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集聚
D.工业分散是为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并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小题2】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
C.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D.产业升级以及原有区位优势的降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