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相关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借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侧面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峻。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天的芳菲早已消歇,王孙自愿长留山中,诗人借景抒情,流露出归隐之意。
C.“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诗人借人们反常心理的描写,表达战争对人们的摧残,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词人借用许汜、刘备典故,既表现了不愿贪求个人安逸,希望为国效力的愿望,又流露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9 09: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后被洛阳令举为孝廉。
【小题1】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尾联借用袁安的典故,表达了对胡居士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他雪天生活的关切。
【小题2】王维擅长山水画,笃信佛教,还精通音律,这些都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也带上了相应的特点。请指出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诗歌作简析。
同类题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
②
,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②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天官”“将星”点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紧承首联,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中的生活情景,“出”写点明了行军的方向。
C.“凤阙”指宫廷,“龙庭”借指敌虏。颈联中两句互文,诗人以雄大笔力写赵都督出发后“一鼓作气,雄劲无前”。
D.尾联“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凄楚之情,与诗人《山居秋暝》作品中淡远、自然、清新、脱俗的风格有很大不同。
【小题2】有人评此诗“意不止送别”,你在诗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荆州张丞相
①
王 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
②
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他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曾举荐王维为右拾遗。王维写此诗时,张九龄已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出朝廷,贬到荆州担任长史。②艺植:栽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所思竟何在”借用乐府诗语调,用一个反问句开篇,显得情韵绵绵。
B.“怅望深荆门”中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诗人遥望故人的神情如在眼前。
C.“举世无相识”追忆往事,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这一略显夸张之语更强调了张丞相的知遇之恩。
D.“终身思旧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
【小题2】诗歌尾联表达感情时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苜。
漠漠水田飞白鹭,昉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王维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就作宁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B.古代诗歌中喜欢使用“空”字。本诗中的“空”字和“夜静春山空”“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 “空”字营造的意境相同,都表现了春日景色的美好。
C.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D.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
E. 村野老人和诗人因为位次而起争执,内心不快的诗人想向自然寻找慰藉,但海鸥却不愿亲近诗人。这成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大遗憾。
【小题2】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试着从绘画美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王维(701-761)
李白(701-762)
杜甫(71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