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毕义云,小字陀儿。少粗侠,家在兖州北境,常劫掠行旅,州里患之。晚方折节从官。累迁尚书都官郎中。性严酷,事多干了。齐文襄作相,以为称职,令普勾伪官,专以车辐考掠,所获甚多。然大起怨谤。曾为司州吏所讼,云其有所减截,并改换文书。文襄以其推伪,众人怨望,并无所问,乃拘吏数人而斩之。因此锐情讯鞠,威名日盛。

文宣受禅,除治书侍御史,弹射不避勋亲。累迁御史中丞,绳劾更切。然豪横不平,频被怨讼。前为汲郡太守翟嵩启列:"义云从父兄僧明负官债,先任京畿长吏,不受其属,立限切征,由此挟嫌,数遣御史过郡访察,欲相推绳。尚书左丞司马子瑞奏弹义云。诏付廷尉科罪,寻敕免推。子瑞又奏弹义云事十馀条,多烦碎,罪止罚金,不至除免。子瑞从兄消难为北豫州刺史,义云遣御史张子阶诣州采风闻,先禁其典签家客等。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尝义云常预从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及孝昭大渐,顾命武成。高归彦至都,武成犹致疑惑。元海遣犊车迎义云入北宫参审,遂与元海等劝进,仍从幸晋阳,参预时政。后高归彦起逆,义云在州私集人马,并聚甲仗,将以自防,实无他意。为人所启。及归彦被擒,又列其朋党专擅,为此追还。武成犹录其往诚,竟不加罪,除兼七兵尚书。

义云性豪纵,颇以施惠为心,累世本州刺史,家富于财,士之匮乏者,多有拯济。及贵,恣情骄侈,营造第宅宏壮,未几而成。酷暴残忍,非人理所及。为家尤甚,子孙仆隶,常疮痍被体。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B.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 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C.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 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D.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 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指降低自己的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降低自己的身份。
B.受禅:古代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也称作“受媲”。
C.劝进:指篡位的新君故作谦让,由大臣上表歌功颂德,请求新君登基。
D.未几:表示时间很短。古代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少顷、俄顷、既而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义云审讯严酷,遭人怨恨。毕义云在审问伪官时用木棒拷打他们,获得了大量罪证,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怨恨。
B.毕义云专横不公,屡被控告。司马子瑞曾弹劾毕义云十余条罪状,但因都是琐碎小事,仅是处以罚金,并没有罢免他的官职。
C.毕义云因拥护武成称帝,免遭责罚。毕义云曾与元海拥武成称帝,后与高归彦勾结在一起被人告发,但武成帝最终没有定他的罪。
D.毕义云常施恩惠,生活奢侈。毕义云家资富裕,常资助贫困的士人,做官以后放纵骄奢,建造的府邸宏丽壮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为司州吏所讼,云其有所减截,并改换文书。 
(2)先任京畿长吏,不受其属,立限切征,由此挟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2 08: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邵所赏。邵又与卬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日:“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播绅,尤所推许。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簿,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妇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邵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矣。”主教训诸子,皆禀义方,虽创巨痛深,出于天性。然动依礼度,亦母氏之训焉。印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发诏褒扬,改其所居里为孝终里。服竞当袭,不忍嗣侯。

天保初,常山王荐卬器干,文宣面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为清都尹,辟为邑中正,贝丘县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又感风疾。第五弟搏遇疾临终,谓其兄弟曰大兄起病如此性至总爱持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家人至于祖载,方始告之。印闻而悲痛,一恸便绝,年四十八。卬自在朝,笃慎固密,不说人短,不伐已长,言论清远,有人伦鉴裁,朝野甚悲惜之。赠卫将军、青州刺史,谥曰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齐之郊庙诸歌,多卬所制。子㐅嗣,袭爵始平侯。

(节选自《北齐书·列传二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B.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C.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D.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B.交聘:聘,是访问的意思;“交聘”指两国间互相遣使通好往来。
C.食干:指享受干禄,是东魏至北齐时特有的一种任用官员的制度。
D.祖载:指将要埋葬先人时,把灵柩移升到车上行祖祭之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卬好学不倦,富有才干。他博览群书。五经中大多能通晓其义;擅长写文章。深受河间邢邵的赏识;齐国郊庙诸歌大多由他创作。
B.陆卬出身高贵,孝顺守礼。他的母亲是北魏的上庸公主,性格高亢爽朗;他的父亲去世。他守丧尽礼,在父亲的墓旁筑庐居住,背土成坟。
C.陆卬文思敏捷,受人称赞。在皇帝的宴席上赋诗,他总是最先完成;他的诗作虽不能全都达到精巧,但因为敏捷迅速而被人称赞。
D.陆卬为人宽厚,谨言慎行。他在朝为官时,既不说别人的短处,也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言谈清明高远,有审察识别人才优劣的才能。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朝廷深所嗟尚,发诏褒扬,改其所居里为孝终里。
②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安简平王高浚,字定乐,神武第三子也。初,神武纳浚母,当月而有孕,及产浚,疑非己类,不甚爱之。而浚早慧,后更被宠。年八岁,问博士卢景裕曰:“祭神如神在,为有神邪,无神邪?”对曰:“有。”浚曰:“有神,当云祭神神在,何烦‘如’字?”景裕不能答。及长,嬉戏不节,曾以属请受纳,大见杖罚,拘禁府狱,既而见原。后稍折节,颇以读书为务。元象中,封永安郡公。豪爽有气力,善骑射,为文襄所爱。文宣性雌懦,每参文襄,有时涕出。浚恒责帝左右:“何因不为二兄拭鼻?”由是见衔。累迁中书监、兼侍中。出为青州刺史,虽颇好畋猎,聪明矜怒,上下畏悦之。天保初,进爵为王。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今因酒败德,朝臣无敢谏者,大敌未灭,吾甚以为忧,欲乘驿至邺面谏,不知用吾不?”人有知,密以白帝,又见衔。八年,来朝,从幸东山。帝作狐掉尾戏。浚进言,此非人主所宜。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浚寻还州,又上书切谏。诏令征浚,浚惧祸,谢疾不朝。上怒,驰驿收浚,老幼泣送者数千人。至,盛以铁笼,置北城地牢下。明年,帝亲将左右,临穴歌讴,令浚和之。浚惶怖且悲,不觉声战。帝为怆然,因泣,将赦之。长广王高湛进曰:“猛兽安可出穴?”浚有雄略,为诸王所倾服,帝恐为害,乃自刺浚。每下,浚辄以手拉折之。于是薪火乱投笼,烧杀之。天下为之痛心。
(节选自《北齐书·高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B.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C.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D.浚又于屏处召杨遵彦/讥其不谏/帝时不欲大臣与诸王交通/遵彦惧/以奏帝/大怒曰/小人由来难忍/遂罢酒还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在文中指官职名,一般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郡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北齐时郡公为仅次于郡王的封爵,有实封、虚封两种。
C.“驿”指专供古代官员、商旅等人在途中休息、换马的地方,也可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D.“槊”是中国古代骑兵使用的重型武器,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类似于红缨枪的攻击武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浚年幼聪慧,善于思考。小时候高浚因为聪明而改变了神武帝对他的态度:他提出的有关祭神有无的疑问,使博士卢景裕也无从回答。
B.高浚为人耿直,受到记恨。起初,因责备皇帝身边的人不替文宣帝擦鼻子而被记恨;后来直言劝谏皇帝不应嗜酒败坏德行,又遭文宜帝怀恨。
C.高浚为人宽厚,很得民心。在青州刺史任上,他宽厚而富有同情心,周围的人对他既敬畏又喜欢;后被朝廷拘捕,青州老老小小几千人哭泣着为他送行。
D.髙浚因才殒命,结局悲惨。他被关在地牢铁笼之中,文宣帝本有赦免之心,终因担心其雄才大略会危害到自己而将他杀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以属请受纳,大见杖罚,拘禁府狱,既而见原。
(2)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己后,识解顿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勤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盂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貴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选自《北齐书·孟业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魏彭城王元韶定州(______)  (2)庶有乎(______)
(3)业辞不敢(______) (4)迁东郡守(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2)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寻迁东郡守,宽惠著 ②寻病卒
③韶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④后寻业断决之处,谓业曰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乃”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不同。
【小题4】概括指出文中哪些事件能够体现孟业为官正直清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以为相府墨曹参军。久之,显祖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失韦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数十人,送于京师。庵罗辰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废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阳道行台左丞。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河清元年,拜祠部尚书。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及车驾巡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辅皇太子、诸亲王同知后事。仍赐食梁郡,迁侍中,除都官尚书。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娄睿、武兴王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御之。车驾幸洛阳,以悬瓠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州。四年春,还京师。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废私门。天统二年,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开府。武平初,除侍中。四年卒。赠司空公。

(节选自《北齐书•王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B.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C.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D.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斥候”也作“斥堠”,古代原指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B.“征”是由皇帝征聘人才充任官职,“拜”是授予某一官职;“征拜”即征召授官。
C.“停”是停止,“废”是废黜、罢免;“停废”指收回废黜官职的处罚,重新启用。
D.“天统”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般由君主发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王峻仕途顺达,先后担任要职。高祖曾任命他为相府墨曹参军,后来显祖又引荐他担任城局参军,经过多次升迁,王峻担任恒州大中正等职位。
B.王峻足智多谋,防治贼人得法。在营州时,贼人常骚扰百姓,王峻布置迷惑敌人的军队,出其不意伏击敌人,贼人于是不敢前来,百姓得到安宁。
C.王峻深受信任,辅政恪尽职守。皇帝到地方视察工作的时候,王峻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一同辅佐皇太子,并和各位亲王共同掌管后方相关事宜。
D.王峻因为违法私运禁物和盗截军粮,被主管官吏依法判处死刑,家人连带牵连;皇帝得知非常生气,下诏先用刑鞭责打他,并开除他的官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
②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