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毕义云,小字陀儿。少粗侠,家在兖州北境,常劫掠行旅,州里患之。晚方折节从官。累迁尚书都官郎中。性严酷,事多干了。齐文襄作相,以为称职,令普勾伪官,专以车辐考掠,所获甚多。然大起怨谤。曾为司州吏所讼,云其有所减截,并改换文书。文襄以其推伪,众人怨望,并无所问,乃拘吏数人而斩之。因此锐情讯鞠,威名日盛。

文宣受禅,除治书侍御史,弹射不避勋亲。累迁御史中丞,绳劾更切。然豪横不平,频被怨讼。前为汲郡太守翟嵩启列:"义云从父兄僧明负官债,先任京畿长吏,不受其属,立限切征,由此挟嫌,数遣御史过郡访察,欲相推绳。尚书左丞司马子瑞奏弹义云。诏付廷尉科罪,寻敕免推。子瑞又奏弹义云事十馀条,多烦碎,罪止罚金,不至除免。子瑞从兄消难为北豫州刺史,义云遣御史张子阶诣州采风闻,先禁其典签家客等。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尝义云常预从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及孝昭大渐,顾命武成。高归彦至都,武成犹致疑惑。元海遣犊车迎义云入北宫参审,遂与元海等劝进,仍从幸晋阳,参预时政。后高归彦起逆,义云在州私集人马,并聚甲仗,将以自防,实无他意。为人所启。及归彦被擒,又列其朋党专擅,为此追还。武成犹录其往诚,竟不加罪,除兼七兵尚书。

义云性豪纵,颇以施惠为心,累世本州刺史,家富于财,士之匮乏者,多有拯济。及贵,恣情骄侈,营造第宅宏壮,未几而成。酷暴残忍,非人理所及。为家尤甚,子孙仆隶,常疮痍被体。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B.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 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C.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 此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D.消难危惧/遂叛入周/时论归罪义云/云其规报子瑞/事亦上闻/尔前宴赏义云/常预从此 后集见稍疏/声望大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指降低自己的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降低自己的身份。
B.受禅:古代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也称作“受媲”。
C.劝进:指篡位的新君故作谦让,由大臣上表歌功颂德,请求新君登基。
D.未几:表示时间很短。古代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少顷、俄顷、既而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义云审讯严酷,遭人怨恨。毕义云在审问伪官时用木棒拷打他们,获得了大量罪证,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怨恨。
B.毕义云专横不公,屡被控告。司马子瑞曾弹劾毕义云十余条罪状,但因都是琐碎小事,仅是处以罚金,并没有罢免他的官职。
C.毕义云因拥护武成称帝,免遭责罚。毕义云曾与元海拥武成称帝,后与高归彦勾结在一起被人告发,但武成帝最终没有定他的罪。
D.毕义云常施恩惠,生活奢侈。毕义云家资富裕,常资助贫困的士人,做官以后放纵骄奢,建造的府邸宏丽壮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为司州吏所讼,云其有所减截,并改换文书。 
(2)先任京畿长吏,不受其属,立限切征,由此挟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2 08: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述祖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释褐司空行参军。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初,述祖父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及为刺史,往寻旧迹,得一破石,有云:“中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述祖对之呜咽,悲动群僚。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

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未贵时,在乡单马出行,忽有骑者数百,见述祖皆下马,曰“公在此”,行列而拜。述祖顾问从人,皆不见,心甚异之。未几备征,终历显位。

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遂卒于州。述祖女为赵郡王睿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后,王更娶郑道荫女。王坐受道荫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谓道荫曰:“郑尚书风德如此,又贵重宿旧,君不得譬之。”子元德,多艺术,官至琅邪守。

(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

(注):①斋亭,供斋祀用的亭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B.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C.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D.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借指始任官职。
B.郑兖州是以官职称传主,古人使用称谓很讲究,关系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人的称谓都可能不同。
C.铭是刻写在石头上记述生平、事件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逐步形成为一种文体。
D.艺术在古代指的是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也可以特指经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述祖才德出众。他小时候因会写文章,能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先贤称赞过。他创作的琴曲,被当时的人认为绝妙。富贵之后与人交游,他置办的酒食很丰盛,而且送往迎来不知疲倦
B.述祖访寻父亲遗迹,只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他呜咽不止,不仅仅是哭白云堂不存,念想断绝,也是哭历史无情,所有人都难免被历史湮没的悲剧命运。所以述祖哭石,悲痛之情能够感动群僚。
C.述祖父子为政宽仁,善于教化。有人盗布,述祖的父亲抓住了偷布贼,述祖却破例宽恕了他,从此以后,境内没有盗贼。因此,光州人歌颂他们:“大郑公,小郑公,相距五十年,风俗教化还一样。”
D.述祖历任要职,庄严持重,受人尊敬。述祖的女儿是赵郡王高教的妃子,述祖经常坐着接受郡王行翁婿之礼。郑妃去世后,赵郡王娶了郑道荫之女,郡王对岳父的礼数大变,说:“您不能跟郑尚书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
②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B.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C.以子城未 克:攻破
D.倾朝野  望:名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见文中划线处)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穆积怨。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节选自《北齐书·斛律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B.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C.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D.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世宗、天保,分别是谥号、庙号和年号,而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
B.舍人,古代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C.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D.庶女,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侧室所生女子;正妻、继室所生子女为“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斛律光箭艺高超。十七岁时阵前箭射莫者晖,后陪同世宗在洹桥打猎,引弓射雕,正中其颈,斛律光还先后得到了高祖和世宗的称赞。
B.斛律光英勇善战。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戍所多次侵扰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袭击打败了他们,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
C.斛律光抗令不从。攻克北周建安等四处城戍后,他没有遵命解散士卒而是希望朝廷慰劳有功之人,皇帝心生不满但仍宣抚犒劳了兵士。
D.斛律光遭冤被杀。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就散布他要造反的谣言,北齐皇帝这时对斛律光也起了疑心,就设计杀死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
⑵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开幼而聪慧,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长广王,辟士开开府行参军。世祖性好握槊,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加以倾巧便嬖,又能弹胡琵琶,因此亲狎。尝谓王曰:“殿下非天人也,是天帝也。”王曰:“卿非世人也,是世神也。”其深相爱如此。
②世祖践祚,累除侍中,加开府。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士开每谏不从属帝气疾发又欲饮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帝曰:“卿此是不言之谏。”因不复饮。言辞容止,无复君臣之礼。至说世祖云:“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世祖大悦。其年十二月,世祖寝疾于乾寿殿,士开入侍医药。世祖谓士开有伊、霍之才,殷勤属以后事,临崩,握士开之手曰:“勿负我也。”乃绝于士开之手。
③世祖时,恒令士开与太后握槊,遂与太后为乱。及世祖崩后,弥自放恣。琅邪王俨恶之,与领军库狄伏连、侍中冯子琮、御史王子宜、武卫高舍洛等谋诛之。伏连发京畿军士,帖神武、千秋门外,并私约束,不听士开入殿。其年七月二十五日旦,士开依式早参,伏连前把士开手曰:“今有一大好事。”王子宜便授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遣兵士防送,禁于治书侍御厅事。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时年四十八,簿录其家口。
④士开禀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谄媚自资。河清、天统以后,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昆季行列。
(节选自《北齐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先患气疾 /因饮酒辄大发动 /士开每谏不从属 /帝气疾发 /又欲饮 /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
B.帝先患气疾因 /饮酒辄大发动 /士开每谏不从 /属帝气疾发 /又欲饮 /士开泪下 /歔欷不能言
C.帝先患气疾 /因饮酒辄大发动 /士开每谏不从 /属帝气疾发 /又欲饮 /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
D.帝先患气疾因 /饮酒辄大发动 /士开每谏不从属 /帝气疾发 /又欲饮 /士开泪下 /歔欷不能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保,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的纪年方式之一,在我国古代,一个皇帝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能一个皇帝使用。
B.殿下,殿即宫殿,殿下本指站在宫殿下侍从帝王的人,后来成为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今天也指君主制国家的王储、亲王、公主等。
C.世祖是指皇帝的庙号。庙号是我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行为来确定。
D.昆季,此指兄弟。古代兄弟排行,长为昆,幼为季。《列子》中说的“昔有昆弟三人”中的“昆弟”也就是昆季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士开善于揣摩逢迎,他称赞皇上甚至不是天上的一般神仙,而是天上的皇帝,皇上也称他为活在人间的神仙。
B.和士开既有机变逢迎的一面,也有为人忠诚的一面,他曾经看到皇上不顾气疾继续饮酒,不由得哽咽落泪,皇上认为他是无言的劝谏,而被打动。
C.和士开的言论中,也有消极的因素,他否定圣君昏王的价值区别,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才不会枉费一生。这种思想对皇上形成一定的影响。
D.和士开为人卑鄙庸俗,专好讨好卖乖,生活糜乱,甚至与一些市井小人呼朋唤友。他在四十八岁即被诛杀,不能说与他的这种鄙俗的人格没有关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加以倾巧便嬖,又能弹胡琵琶,因此亲狎。
(2)伏连发京畿军士,帖神武、千秋门外,并私约束,不听士开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