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有删改)

[注]①侯:箭靶。②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城固守 ②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
B.①乃短兵斗 ②吾从而
C.①男儿当提剑马以取公侯   ②鱼虾而友麋鹿
D.①军阳翟 ②养生丧无憾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而今安在哉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⑤⑧D.①⑥/②⑦/③⑧/④/⑤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罟不入洿池 数:密、细密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制止、约束
C.张遁举兵之 应:对付
D.举酒客 属:劝人饮酒
【小题4】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贵每缒出战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
B.然后诸军尽力击之 谷鱼鳖不可胜食
C.固不可常理论 作《师说》贻之
D.贵乃地道潜出 托遗响悲风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
B.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
C.宇文贵有为政之能。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
D.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小题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乌有先生历险记》中的句子。
(1)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
(2)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君不得见耳。(选自《乌有先生历险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4 10:1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少好读书,兼善文笔。年十七,为上黄侯萧晔所器重。范阳张绾,梁之外戚,才高口辩,见推于世。璠年少未仕,而负才使气,不为之屈。绾尝于新渝侯坐,因酒后诟京兆杜骞曰:“寒士不逊。”璠厉色曰:“此坐谁非寒士?”璠本意在绾,而晔以为属己,辞色不平。璠曰:“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遂拂衣而去。晔辞谢之,乃止。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当身痛之辰,即母死之日也。居丧毁瘠,遂感风气。服阕后一年,犹杖而后起,及晔终于毗陵,故吏多分散,璠独奉晔丧还都,坟成乃退。梁简文时在东宫,遇晔素重,诸不送者皆被劾责,唯璠独被优赏。解褐王国常侍,非其好也。

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不乐随牒平进。时寇难繁兴,未有所定。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城,遂降于武。太祖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刘璠死也。”故武先令璠赴阙。璠至,太祖见之如旧。谓仆射申徽曰:“刘璠佳士,古人何以过之。”徽曰:“昔晋主灭吴,利在二陆。明公今平梁汉,得一刘璠也。”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唯令全璠一家而已。璠乃请之于朝,太祖怒而不许。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柳仲礼侍侧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遂许之。城竟获全,璠之力也。

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年,生羌降附者五百余家。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诣璠讼理焉。其德化为他界所归仰如此。天和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选自《周书﹒刘璠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B.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C.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D.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阙”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离职三年。
B.“东宫”一般是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C.“解褐”是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做官,和“出任”“致仕”等同义。
D.“天和”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刘彻时始有年号的出现,此后形成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璠恃才任性,志向远大。少年未做官时,他不向オ高能辩的梁朝外戚张绾屈服;胸怀大志,喜好功名,他立志在边城立功,而不乐于按部就班地晋升。
B.刘璠仁心德厚,救护百姓。南郑拒守未被攻下,在达奚武请求屠城,太祖也将答应的情况下,刘璠流着泪坚决请求,终于打动了太祖,保全了南郑。
C.刘璠推行善政,管理有方。担任同和郡守,任职还未到期,生羌就有五百多户人家降附。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常越境来请刘璠判定案子,申辩是非。
D.刘璠恪守孝道,重情重义。母亲去世极度哀伤,人形毁损,服丧期满除去丧服一年后,还要借助拐杖站立。萧晔在毗陵去世,只有刘璠护送萧晔灵柩还都。
【小题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
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属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备加礼命。虽情谕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时人号为居士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
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
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素闻敻名,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后请敻至宾馆,敻(不)时赴。弘正仍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
武帝尝与敻夜宴,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敻辨其优劣。敻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时宣帝在东宫,亦遗敻书,并令以帝所乘马迎之,问以立身之道。敻对曰:“《传》不云乎,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并圣人之训也,愿殿下察之。”
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抚之如旧。
敻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稿,故文笔多并不存。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分别能够表现韦敻“淡泊名利”和“见识深远”的一项是
A.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B.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   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C.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D.旧所制述,咸削其稿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章、奏、表、议。表专门用于官吏向上级或者帝王陈述请求或建议。
B.加,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加官为中国古代职官体系的常见现象,加官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C.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帝王即位。
D.古代对一些特殊地位的人的死有专用词来表示,如天子死曰崩,王宫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重。
B.卢柔参与军务,善于出谋划策。他在贺拔胜手下担任官职,参与了很多军事机密;他劝说贺拔胜按兵不动,私下与梁国通好。
C.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
D.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克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怀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寝。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略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忤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相亲爱,军国主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B.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C.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D.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共五种爵位:公、侯、伯、子、男,文中的“公”比“伯”的爵位要高两个等级。
B.柱国,中国古代官名,常肩负国家重任,地位非常尊贵。
C.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古代往往以二十五家为一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景”是褒扬性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B.贺兰祥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C.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
D.贺兰祥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贺兰祥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
(2)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略无所受。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杨荐,字承略,秦郡宁夷人也。父宝,昌平郡守。荐幼孤,早有名誉。性廉谨,喜怒不形于色。魏永安中,随尔朱天光入关讨群贼,封高邑县男。文帝临夏州,补帐内都督。及平侯莫陈悦,使荐入洛阳请事。魏孝武帝授文帝关西大行台,仍除荐直阁将军。时冯翊长公主嫠居,孝武意欲归诸文帝,乃令武卫元毗喻旨。荐归白,文帝又遣荐入洛阳请之。孝武即许焉。孝武欲向关中,荐赞成其计。孝武曰:“卿归语行台迎我。”文帝又遣荐与长史宇文测出关候接。孝武至长安,进爵清水县子。
魏大统元年,蠕蠕请和亲。文帝遣荐与杨宽使,并结婚而还。进爵为侯。又使荐纳币于蠕蠕。魏文帝郁久闾后崩,文帝遣仆射赵善使蠕蠕更请婚。善至夏州,闻蠕蠕贰于东魏,欲执使者。善惧,乃还。文帝乃使荐往,赐黄金十斤、杂綵三百匹。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蠕蠕感悟,乃遣使随荐报命焉。及侯景来附,文帝令荐与镇遏。荐知景翻覆,遂求还,具陈事实。文帝乃遣使密追助景之兵。寻而景叛。
十六年大军东讨文帝恐蠕蠕乘虚寇掠乃遣荐往更论和好以安慰之进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孝闵帝践阼,除御伯大夫,进爵姚谷县公。仍使突厥结婚。突厥可汗弟地头可汗居东面,与齐通和,说其兄欲背先约。计谋已定,将以荐等送齐。荐知其意,乃正色责之,辞气慷慨,涕泗横流。可汗惨然良久曰:“幸无所疑,当共平东贼,然后发遣我女。”乃令荐先报命,仍请东讨。以奉使称旨,迁大将军。保定四年,又纳币于突厥。还,行小司马,又行大司徒。从陈公纯等逆女于突厥,进爵南安郡公。天和三年,迁总管、梁州刺史。后以疾卒。
(选自《周书·杨荐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大军/东讨文帝恐蠕蠕/乘虚寇掠乃遣/荐往更论/和好以安慰之/进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B.十六年/大军东讨/文帝恐蠕蠕/乘虚寇掠乃遣荐/往更论和/好以安慰/之进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C.十六年/大军东讨/文帝恐蠕蠕乘虚寇掠/乃遣荐往更论和好/以安慰之/进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D.十六年大军东讨文帝/恐蠕蠕乘虚寇/掠乃遣荐/往更论和好/以安慰之/进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属于古代“鳏寡孤独”之弱势群体的一种。孤,指幼年便失去母亲的孩子。独,指无子女可依靠的老人。
B.和亲,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交好。如杜甫就曾作《咏怀古迹》一诗记昭君出塞和亲一事。
C.币,本义指用来送人的丝织品。也指赠送别人的剩余布帛,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其引申义指作为赠礼的车马玉帛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D.可汗,又称大汗,源于王朝、神灵和上天,是对首领的尊称,类似于汉族的天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荐性格谨慎,战功赫赫。他很早就有名声,喜怒不行于色。他曾跟随尔朱天光讨伐贼兵,也曾参与平定侯莫陈悦。
B.杨荐不辱使命,力挽狂澜。他接受文帝的使命,去蠕蠕族谈论和亲,终使蠕蠕族感动醒悟,并联姻结亲。
C.杨荐未雨绸缪,沉着应对。侯景归附文帝,杨荐深知其为人,回朝陈述情况之时建议文帝派遣使者追击侯景。
D.杨荐深明大义,慷慨陈词。杨荐得知地头可汗劝说突厥可汗想让突厥可汗背弃盟约,他严正责备,让突厥可汗明晓利害得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至夏州,闻蠕蠕贰于东魏,欲执使者。
(2) 以奉使称旨,迁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