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帅诸首领朝于丹阳,阳春郡守。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①。内外逼之,纥徒溃散。仆以夫人之功,封信都侯。

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高祖②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高祖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夫人为谯国夫人。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隋书·列女传》)

注释:①章昭达为当时陈朝派往广州平定叛乱的将领。②此处“高祖”指隋文帝杨坚。
【小题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B. 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C. 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D. 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小题2】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刺史:“刺”为检核问事之意,在古代是监督地方州郡行政行为的监察官员。
B.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全境。
C. 拜:是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述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除、征、擢、左迁等。
D. 册:册封,皇帝以封爵授给属国君主、少数民族首领、异姓王、宗族、妃嫔等的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谯国夫人贤明通达,深孚众望。出嫁前在父母家时,就经常勉励亲族做善事,凭借显赫出身在本乡形成凝聚力,以至海南、儋耳两地千余洞部落前来归附。
B. 谯国夫人决断诉讼,法纪严明。夫人告诫约束本族族人,使他们遵守公共礼制。常与冯宝一起参与决断诉讼,毫无偏私。
C. 谯国夫人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挟持其子冯仆一起作乱。谯国夫人不顾冯仆安危,率领酋长内外夹攻,最终平定了欧阳纥的叛乱。
D. 谯国夫人忠于朝廷,诚心归顺。得知陈朝亡国后,召集首领几千人终日恸哭。每年部族大会时,她都以赤心忠君之意告诫子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2)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6 12:0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荣定,扶风平陵人也。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美须髯,便弓马。周太祖见而奇之,授平东将军,赐爵宜君县,邑三百户。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以功拜上仪同。后从武元皇帝引突厥木杆侵齐之并州,赐物三百段。袭爵永富县,邑千户,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从武帝平齐,加上开府,拜前将军。其妻则高祖姊安成长公主也。高祖少小与之情契甚厚,荣定亦知高祖有人君之表,尤相推结。及高祖作相,领左右宫伯,使镇守天台,总统露门内两箱仗卫,常宿禁中。高祖受禅,来朝京师。上顾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坐事除名,高祖以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数幸其第,恩赐甚厚。以佐命功,拜上柱国、宁州刺史。突厥沙钵略寇边,以为行军元帅,率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与虏战高越原,两军相持,其地无水,士卒渴甚,至刺马血而饮,死者十有二三。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岁余,拜右武卫大将军,俄转左武卫大将军。上欲以为三公,荣定上书曰:“臣每观西朝卫、霍,东都梁、邓,幸托,位极台铉,宠积骄盈,必致倾覆。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臣每览前修,实为畏惧。”上于是乃止。开皇六年卒,时年五十七。上为之废朝,令左卫大将军元旻监护丧事,赙缣三千匹。上谓侍臣曰:“吾每欲致荣定于三事,其人固让不可。今欲赠之,重违其志。”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曰懿。
(节选自《隋书·窦荣定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B.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C.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D.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子”“公”等均为爵位。所谓“爵位”,也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中国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爵。
B.受禅,也叫禅让,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C.葭莩,本意是芦苇秆内的薄膜,常常用来作为亲戚的代称。如文中“幸托葭莩”就是有幸依赖妻女姊妹等有关的亲戚关系。
D.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周太祖一见沉着稳健、气概不凡的窦荣定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的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其被重视可见一斑。这对荣定而言,是平步青云的契机。
B.窦荣定曾出兵凉州,在高越原与沙钵略开战,两军胜负难分。此地没有水,隋军官兵干渴难禁,竟有十二三个官兵被活活渴死。
C.窦荣定因为妻子的关系和功绩卓越,屡被封赐。当高祖还想封赐他三公的爵位时,窦荣定援引先例,担心自己重蹈先贤覆辙,高祖才作罢。
D.窦荣定逝世,高祖很悲痛,为此不上朝,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旻亲自掌管丧事,并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
(2)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俄迁吏部下大夫。芬性强济,所居之职,皆有声绩。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后为司会,申国公李穆之讨齐也,引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五百户。复出为淅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②高祖为丞相,尉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高祖。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开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未几,以老病出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千石而遣之。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后数年,卒。上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③子元恪嗣,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
【注】①强济:精明干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镇洛阳  (2)左迁候卫长史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
A.延长B.率领C.引导D.推荐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拜尚书左仆射
A.拜见B.拜服C.授予官职D.拜谢
【小题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B.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C.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D.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小题5】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
【小题6】第②段一再写朝廷对赵芬丰厚的赏赐,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
【小题7】最能体现“芬性强济”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尚书,待遇逾密。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于是拜孝慈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如故。明年,上于陕州置常平仓,转输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于是决渭水为渠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称为干理。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率如故。先是,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开皇十八年,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出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仁寿初,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其年卒官。有子会昌。
(选自《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注:苏孝慈(538—602)原名慈,字孝慈,是一位历事西魏、北周、隋三朝的将军,著名军事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B.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C.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D.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
B.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
C.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迁、调、降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迁谪等均指升职,左迁则为贬官。
D.工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职事,长官为工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孝慈颇具外交才能,曾两次奉命出使齐国,皇帝十分满意并因此提拔了他。
B.苏孝慈军事才能出众,先从武帝征伐齐国,后接受诏命,平定桂林山越叛乱。
C.苏孝慈管理能力突出,新帝登基之初,由他总管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工匠。
D.苏孝慈为官心系百姓,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反对官民争利,对民施行惠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
(2)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今。每劝亲族为善。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 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 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遗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兵拒境,帅百酋长迎章昭达。内外逼之,纥徒溃散。仆以夫人之功,封信都侯,诏使册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杖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斤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是。未几,番禺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洸于州城,进兵屯衡岭。夫人遣孙暄帅师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素相友善,故迟留不进。夫人知之,大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战克,斩之。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仁寿初,,谥为诚敬夫人。

(选自《隋书•列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B.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C.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D.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古代南方部族名。古代江浙闽粤之地为越族所居,称为“百越”。
B.持节:拿着旄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C.兵符: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调发军队时,必须在兵符验合后。
D.卒: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或者封王的贵族之死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谯国夫人治下有方。進国夫人在娘家时就能约束部下,镇服百越;嫁给冯宝后,帮助冯 宝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
B.谯国夫人审时度势。谯国夫人看到陈国君主的信后知道陈国灭亡,痛哭了一整日,然后派孙子冯魂率士兵去迎接韦洸进入广州,岭南得以安定。
C.谯国夫人忠于朝廷。王仲宣包围韦洸时,僬国夫人派孙子冯暄救援韦洸。但冯暄滞留不前,于是将冯暄关押在州牢中,并在战胜陈佛智后将冯暄斩杀示众。
D.樵国夫人富有谋略。欧阳纥谋反时,谯国夫人带领百越酋长与章昭达里应外合打败欧阳纥;后番州出现逃亡叛乱的人,夫人亲自带着诏书招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
(2)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撩,所至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