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本诗作于杭州任上的第二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街鼓咚咚的敲起,衬托出诗人,开心愉悦的心情。
B.小狗眠于台阶,已知大地的潮湿,侧面表现出春天到来,大地潮湿难耐。
C.诗中对活泼的小鸟儿在窗前不停欢校的传神刻画,紧扣了诗题“早”字。
D.因为乡梦撩人愁思,于是诗人只好借酒浇愁,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
E.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流畅、欢快,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小题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5 06:0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②臧生: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③宁子: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④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⑤照乘:珠名。语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指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大明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二句单刀直入,起笔入题,提出本诗议论的核心问题。“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
B.颈联以“草萤”“荷露”自比,表达自己身份低微、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匡扶社稷的遗憾。
C.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不取”“可怜”又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D.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形象化,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2)本诗题为“放言”,“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请简要赏析诗人是怎样畅快地抒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