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几杖复何铭:给几、杖作铭文(含自警或劝诫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日午”“独吟”,描写池上亭的环境,营造出孤独寂寞的氛围。
B.作者用饮酒来调节精神,表现出不甘沉沦、力求振拔的旷达情怀。
C.作者深怀苦闷,只有听到别人弹奏出的清丽的琴声,才能让心情舒畅。
D.作者无意于争权夺利,所以说“机已息”,平静之语中表现旷达风度。
E. 给几和杖作铭文,劝诫自己,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现实的不满。
【小题2】“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极为耐人寻味。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7 11:0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②牧竖:牧童。刍狗:古化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③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④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⑤要路津:交通要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汉寿城边野草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浮想联翩。
B.领联写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牧童”和“行人”的出现,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
C.诗人在颈联中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汉寿城的破败和荒凉的景象,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D.这首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却是满目荒凉衰败景象,这样的景色正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身世凄凉之感,是以景写情。
E.这首诗格调低沉。尾联中诗人关于兴和废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和老子所说的“祸分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观点一致。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