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围绕着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是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的。如钢铁工业布局:20世纪前指向煤矿产地;20世纪初指向铁矿产地;“二战”后指向港口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尔区的钢铁工业主要是移煤就铁型
B.宝山钢铁厂的煤矿主要来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C.鞍山钢铁厂的铁矿主要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
D.鲁尔区的钢铁厂逐渐由东向西移到莱茵河口
【小题2】世界性钢铁工业逐渐移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的原因是( )。
A.本地区煤、铁已消耗光,需大量进口
B.水运便利,且价格便宜
C.钢铁厂严重污染水源,需靠近水来加以净化
D.使工业生产由集中趋向于分散,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3 08:3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A.距离市场较近
B.土地成本较低
C.人才资源丰富
D.运输距离较短
【小题2】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网上销售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体现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①生产协作 ②商贸联系 ③科技与信息联系 ④“投入—产出”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中①至③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技术联系
B.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C.信息联系
D.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小题2】乙图表示
①工业的集聚 ②工业的分散 ③工业的信息联系 ④工业的地域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从乙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可能是
A.食品厂
B.纺织厂
C.木材厂
D.汽车厂
【小题4】乙图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A.寻找最优区位,保护环境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国内有湖泊约18.8万个,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其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其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据图中信息,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请说明理由。
(2)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适宜该地发展的工业门类为_______,_______。
(3)描述芬兰南部湖泊的形成过程。
(4)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布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邓氏关联度反映了某行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其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与地区经济联系越紧密,若迁出则会导致更多的经济漏损。下表为京津冀部分行业(2006-2015年)邓氏关联度值分布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河北应重点发展的行业是
A.金融业
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C.房地产业
D.工业
【小题2】北京的工业邓氏关联度数值与天津、河北存在差异,这有利于北京
A.工业外迁至天津、河北地区
B.改善城市环境问题
C.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
D.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同类题5
读2014年某地技术、资本及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距市中心16~48千米的范围内,企业数量最多的是( )
A.技术密集型企业
B.资本密集型企业
C.资源密集型企业
D.根据资料无法判断
【小题2】影响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科技和矿产 ②市场和集聚 ③科技和交通 ④地价和矿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