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日:“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B.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D.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2)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6 08:0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摩诃元胤,兰陵人也。祖靓,梁右将军,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姑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稍长,果毅有勇力。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及路养败,摩诃归于侯安都,安都遇之甚厚,自此常隶安都征讨。及任约、徐嗣徽引齐兵为寇,高祖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矣。”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因稍解去,安都乃免。天嘉初,除本县令,以平留异、欧阳纥之功,累迁巴山太守。

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众十万来援,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诃曰:“愿示其形状,当为公取之。”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余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前队十余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以功封廉平县伯,邑五百户。

及周武帝灭齐,遣其将宇文忻率众争吕梁,战于龙晦。时忻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纵横奋击,斩馘甚众。及周遣大将军王轨来赴,结长围连锁于吕梁下流,断大军还路。摩诃谓明彻曰:“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明彻乃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间,周兵益至,摩诃又请于明彻曰:“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领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摩诃因率马军夜发。周军下伏数重,摩诃选精骑八十,率先冲突,自后众骑继焉,比旦达淮南。高宗诏征还,授右卫将军。

(节选自《陈书·萧摩诃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
B.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
C.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
D.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一般在二十岁时取字。
B.天嘉,年号。我国封建王朝有用年号来纪年的传统,后世也用来作为皇帝的称呼。
C.廉平县伯,爵位名。三国以后,基本上是同姓封王,异性则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D.铁骑,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属重型兵种,是古代战争中威力巨大的力量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摩诃年幼失怙。他是兰陵人,祖父和父亲都有官职,跟随父亲在任上,几岁时父亲去世,被姑父蔡路养收养。
B.萧摩诃骁勇善战。蔡路养战败后,他归顺侯安都,在于齐军交战时,侯安都坠马被围,他单骑冲入敌阵救了安都。
C.萧摩诃武力超群。与齐军作战,齐军中有西域胡精于射箭,令众人害怕,他在阵前投掷铣鋧,击中西域胡额头。
D.萧摩诃心怀忠义。面对周将王轨的围困,他向吴明彻提出建议,吴明彻反将他赶出军营,而他仍忠心护卫吴明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
(2)周军下伏数重,摩诃选精骑八十,率先冲突,自后众骑继焉,比旦达淮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小题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B.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C.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D.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败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②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玠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淮南王长史。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节选自《陈书.褚玠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能属文   属:写作B.未审堪其选不   审:明白
C.玠乃遣使执显文  执:捉拿D.信后因义达谮玠   谮:超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项是
A.玠九岁孤 泉涓涓始流
B.前后令皆脏污免 去六月息者也
C.化而鸟  时舍人曹义达高宗所宠
D.高宗患  臣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B.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C.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D.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玠有才士器度。他打小就为人所称誉,长大后,仪容风采甚好,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文风格调。
B.褚玠廉洁奉公。他在山阴县令任上因被诬陷免官,竟然没钱回京,只好留下靠种蔬菜自给,幸得皇太子书信并恩賜粟米,才得返京。
C.褚玠擅长骑马射箭。他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一连两发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
D.褚玠刚毅耿直。他敢于鞭打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富民陈信的父亲陈显文,并在担任御史中丞时赢得直筒子脾气的赞誉。
【小题5】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陵,字孝穆,东海郏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
绍泰六年,除散骑常侍。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勒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高宗慕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日:“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逐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谨日章。陵性清简,无所营树,禄体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戚有贫量者,皆今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其周给如此。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逐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选自《陈书·徐陵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保量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B.及候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C.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D.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文中表示兼任官职,与其用法类似的词语还有“领”;“除”“拜“也可以表示授予官职。
B.纂历,文中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C.朕,秦以前人们不论尊卑,都可自称“朕”,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食建昌邑,指依靠建昌封邑租税生活,食邑是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徐陵广涉史籍,颇有口才;他奉命出使北魏时,宴席上受到魏收的嘲讽,结果徐陵反过来嘲弄了魏收,让魏收羞愧难当。
B.徐陵不畏强权,积极谏言。安城王依仗皇帝弟弟的身份,阻塞诉讼,大臣不敢言说,徐陵带领御史台官员对其进行弹劾,罢免了他的侍中、中书监等职。
C.徐陵力排众议,坚持己见。高宗决定北伐,让大臣推荐元帅,朝臣共同签名推举中权将军淳于量,徐陵力排众议,坚持推荐吴明彻。
D.徐陵举荐有功,受到称赞。徐陵举荐吴明彻与裴忌后,皇帝诏令吴明彻为大都督,裴忌监军事,攻取了数十州。后来高宗摆设酒宴时,举杯称赞徐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
(2)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B.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C.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D.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本文节选自《陈书·韩子高传》,可见《陈书》是纪传体史书,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留异之乱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2)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