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着一“叹”字,凝聚了作者对秋菊的情感。
B.作者将菊与兰相对比,表现了秋菊非同一般的特质。
C.颈联说菊花装满了酒杯,只是缺少清露之辉的映衬。
D.作者希望盛开的秋菊能够得到赏识,以免辜负芳华。
【小题2】(小题2)下列诗句当中的重点描述对象,和本诗中菊花的寓意相近的一项是
A.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B.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C.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闯《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D.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李商隐《流莺》)
【小题3】(小题3)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2:0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杜甫。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首联说趁离分别还有时日,要转进时间赏遍周边的美景。
B.颔联“重有金樽开”一句表达了李白对于再度豪饮的强烈期待。
C.颈联中一个“明”字使作者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一丝明丽的色彩。
D.作者最后以飞蓬自比,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感。
【小题2】故事中和“秋”字搭配的意象多数情况下都表达悲凉之意。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个意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C.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小题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东晋道士,入罗浮山炼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在当时为李白写下的一首《赠李白》。结合诗句的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小题1】下列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
B.这首诗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内核。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D.诗的开头四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意境,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小题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黄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正因为人的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人海那样一去不复返,所以应及时行乐,莫辜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表现,流露出了他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仕的积极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