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寻雍尊师①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①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峭“描绘群峰之势。“碧”写所见色彩,“摩天“突出山峰的高峻壮观。
B.首联前句写景,后句写人,景物描写反衬出了一位超尘脱俗、逍遥自在的人物形象。
C.颈联通过对四种典型意象的描写,展现了雍尊师隐居之地的清幽,安谧与静美。
D.“语来”二字用语极省,从中可见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及他们谈吐的投机。
E. 结句着重写诗人归去的情景,“独”“寒”二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忧伤之情。
【小题2】“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两句一向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3:09: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小题2】这首咏物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 分)( )
A.大块假我以
文章
B.为欢
几何
C.况
阳春
召我以烟景
D.吾
小人
辍殖饔以劳吏者
同类题3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同类题4
下列句中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烟涛
微茫
信难求
B.谢公宿处今
尚在
C.青冥
浩荡
不见底
D.失
向来
之烟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夏十二登岳阳楼》
杜甫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小题1】杜诗的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杜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么样的自然景象?
【小题3】试比较杜诗和李诗,说说他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李白(701-762)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