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鞠养。尝与诸外兄弈棋,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以成立?”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流涕。于是精心好学,略涉经史。
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武帝尝避暑云阳宫,时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剌王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于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下楼执绩手,悲喜交集。乱定,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
开皇元年,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后数载,转晋州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文帝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苏州刺史。
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州民顾子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与子元书曰:“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金陵百姓,死而复生,吴、会臣民,白骨还肉。唯当怀音感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反噬。卿非吾民,何须酒礼?吾是隋将,何容外交?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而待强援,绰有余力。何劳踵轻敝之俗,为虚伪之辞,欲阻诚臣之心,徒惑骁雄之志。以此见期,必不可得。卿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五十二。
(《隋书·皇甫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
B.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
C.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
D.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庭训,指父亲的教导。出自孔子在庭院中训导儿子伯鱼学《诗》《礼》的故事
B.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预定为继承君位的人,也称东宫,历朝历代都以长子为太子
C.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主动请求退职,意为乞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绩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他的外祖父韦孝宽抚育他。犯了错误,虽然外祖父没有过多指责,但他却严于律己,自请杖责三十。
B.卫剌王作乱的时候,皇甫绩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逃走,反而奋勇赴难,因此受到文帝的嘉奖。
C.皇甫绩在隋朝曾历任豫州刺史、都官尚书、晋州刺史、苏州刺史,后来在打败叛军后又出任信州总管和十二州诸军事之职。
D.顾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绩的恩典,在两军相持之时,送上酒肉。后来在收阅皇甫绩书信后,在城下向皇甫绩谢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诸外兄弈棋,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
(2)“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7 08: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邑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为公。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三月,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柵,又击破之。四月,师至林邑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方刻石纪功而还。道远无辍,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赠上柱国、卢国公。

(选自《隋书·刘方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邑八百户。大定元年二月,高祖受禅,进爵为公。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万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三月,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栅,又击破之。四月,师至林邑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方刻石纪功而还。 道远无辍,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赠上柱国、卢国公。
(选自《隋书·刘方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B.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C.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D.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侯,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爵位可分为公、侯、伯、子、男。
B.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后世常有权臣以禅让之名来夺取皇权。
C.仆射,官名。秦开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仆射”这一官名一直沿用到清末。
D.上柱国,古代官职。起源于春秋时期,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唐以后逐渐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方刚毅果断,得以军功封爵。高祖时刘方南征交州,对待敌人或招降或斩杀,在平定李佛子和林邑国国王叛乱后,被朝廷追赠封为卢国公。
B.刘方军纪严明,带兵有威有恩。刘方军令严明,军容齐整,有违犯军令的人必被斩首;同时又对士卒仁慈爱护,士兵患有病他也亲自抚慰关照。
C.刘方方略得当,能以晓谕降敌。隋军至都隆岭,遇贼兵来犯,刘方遣将击破,大军逼近李佛子大营时,先派人向李佛子陈述利害,致其恐惧投降。
D.刘方林邑征战,士卒伤亡巨大。刘方南征林邑,异常艰苦,终刻石纪功而返,但由于长途跋涉,连日行军,士兵脚都走坏,死去的人达十之四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
(2)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令狐熙,字长熙,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父整,仕周,官至大将军,始、丰二州刺史。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都督、辅国将军,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高祖受禅之际,拜沧州刺史。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及行台废,授并州总管司马。后征为雍州别驾。寻为长史,迁鸿胪卿。后以本官兼吏部尚书,往判五曹尚书事,号为明干,上甚任之。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筋力精神,转就衰迈。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熙奉诏,令交州渠帅李佛子入朝。佛子欲为乱,请至仲冬上道,熙意在羁縻,遂从之。有人诣阙讼熙受佛子赂而舍之,上闻而固疑之。既而佛子反讯至,上大怒,以为信然,遣使者锁熙诣阙。熙性素刚,郁郁不得志,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隋书·令狐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
B.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
C.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
D.在州获白乌/白麞/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古代“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故豪族又称“豪右”。
B.经,指能流传后世的典范、权威著作,此处指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道德经》等。
C.祠太山,古代帝王去泰山封禅,向天地之神致谢,另一方面向天下宣告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D.下车,代指官吏就职。因古代官员都是坐驿车去上任,故后来用下车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熙出身高门,博学多才。他父亲曾任北周的大将军,两州刺史,他本人博览群书,明经史,晓音律,还擅长骑射。
B.令狐熙精明强干,政绩显著。他任沧州刺史数年,使得风教广布;任汴州刺史时,措施有力,令行禁止,被称为“良政”。
C.令狐熙深受百姓爱戴。他要去洛阳朝见皇帝,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痛哭;等到他又回来时,百姓出境迎接,欢呼叫喊。
D.令狐熙晚年令人叹息。他任桂州总管时,受李佛子贿赂,纵容佛子延期;皇帝很生气,派使者抓捕他,他郁结于心,忧愤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佛子反讯至,上大怒,以为信然,遣使者锁熙诣阙。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开皇①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②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诏曰:“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人,声绩显著。”

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节选自《隋书·循吏》

(注)①开皇:与后文的”仁寿”、”大业”等皆为隋年号。②饘:稠粥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B.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C.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D.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孝廉”是汉朝时候的选官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射策,是一种射箭的运动项目。是古代科举取士武科的项目。
C.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景茂自小好学,博涉经史。在南北朝时期,他多次任职,并因有才能而受人称道。
B.公孙景茂任息州刺史期间适逢平陈之役,出征的士兵有不少人患病,公孙景茂裁减自己的俸禄,筹资钱备办米粥、汤药来接济病者,救活了上千人。
C.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期间虽年事已高,但喜欢单骑巡视,挨家挨户地调查百姓的生活状况。对家庭事务处理得好的,他给予公开表扬;对犯错或作恶的,则立刻公开批评教育。
D.公孙景茂担任几任刺史都勤政爱民,有德政于民,在任上曾得到皇上的褒奖和特殊的礼遇,身死之日,有许多百姓赴丧恸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