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③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④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第四十》)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初丞相府史
②吏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能为人所不能为
A.①征召  ②回头  ③如果B.①开辟  ②照顾  ③真诚
C.①躲避  ②拜访  ③真实D.①征召  ②只是  ③确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默解与之,挽车去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今我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权略诡辩之士,方重于世 才美不外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
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当作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
找到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磕头道歉。
B.卓茂担任密州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私自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卓茂问
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索要,并非亭长逞威凌弱。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接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了律条的
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范晔和司马光都认为,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
【小题5】卓茂离任,为何“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概括。
【小题6】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2)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  三、在横线处写出诗句原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7 07: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离意传

⑴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⑵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⑶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竞得以减死论。

⑷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⑤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注 ①刑:通“型”,典范、榜样。②阔略:宽恕;宽容  ③隐亲:亲自抚恤。④徒:囚徒  ⑤坐臧:因贪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太守甚之   ②所部多蒙济   ③意人问状   ④乃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政化本 建父闻
B.民防广父报仇    显宗即位,征尚书
C.意怜伤之,听广归家 君所使掾何仁于用心?
D.遂任县事 意亦具闻悉
【小题3】与“此臧秽之宝”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诚良吏也!B.吏有檀建者C.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D.清乎尚书之言!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②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小题5】用“/”给第⑶段划线部分断句。
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
【小题6】文章着重展现钟离意______和_____的品格。(每空不超过两个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C.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D.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的一种官职,汉武帝时开始施行,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
B.茂才,即秀才,汉代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而改称茂才。
C.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尚书,官职名称。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受小姑诬告毒死婆婆,孟尝为之申诉,太守不理会,他就在门外哭泣,因病离开,寡妇含冤而死。新太守到任后,他终于代为洗白冤情。
B.孟尝才干卓越。合浦前任宰守因贪污腐化而对奸人滥采珍珠不作为,使珠业凋敝,民不聊生,孟尝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为民兴利,又使百姓重返本业。
C.孟尝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合浦太守时因病将要离任,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因无法上登上车子,只好搭上乡民的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孟尝深受贤者赏识。尚书杨乔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谦逊不张扬,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但孟尝最终没有得到任用,老死于家中。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日:“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日:“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再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①皆争,意日:“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②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籍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日:“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③,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贳④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①掾:属官,属员。②臧:“赃”的古字。③缣:细绢。④贳:赦免,宽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克:约定
B.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怜   伤:同情。
C.坐臧千金,征还伏法 伏法:判死刑
D.帝怪而问其故     怪:责怪,不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了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指平调官职,“左迁”就是降低官职, “右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后就有了贵右贱左的习惯,如“豪右”。
C.盗泉:古泉名。古有“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后遂称不义之财为“盗泉”,以不饮盗泉表示清廉自守,不苟取也不苟得。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就职治事,因而后多指政事言。如“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视事,当绝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离意勤政爱民。他为督邮时,向太守提出了“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的建议,受到太守的赞许。他任县里事务时,真抓实干,会稽百姓在大疫中大多数受到救济。
B.钟离意是个仁义良吏。在大司徒侯霸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C.钟离意很仁慈。面对服罪的檀建,没有处罚他,而是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D.钟离意不贪恋财物。接受赏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小题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广殓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2)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数年,鲜于褒荐之于京兆尹阎兴,兴即召伦为主簿。
建武二十九年,从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伦出,有诏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会稽俗多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叩马,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众知,复追之。及诣廷尉,吏民上书守阙者千余人。是时,显宗方案梁松事,亦多为松讼者。帝患之,诏公车诸为梁氏及会稽太守上书者勿复受。会帝幸廷尉录囚徒,得免归田里。
数岁,拜为宕渠令。伦在职四年,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视事七岁,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今朝廷抑损其权。上疏曰: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连以老病上疏乞身,后数年卒,时年八十余。
(选自《后汉书·第五伦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B.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C.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D.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亦可单用“京”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
B.卜筮,文中指预测吉凶的活动,用蓍草称“卜”,用龟甲称“筮”。
C.移书,一种公文,不相统属的各官署之间交往的一种平行文书。
D.九卿,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伦抵御盗匪,受到赏识。王莽末年,第五伦率领宗族闾里之人抵御数十批盗匪进攻;郡尹鲜于褒认为他很不一般,让他担任官职。
B.第五伦理政有方,百姓拥戴。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杜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后因犯法被召回时,上书守在朝廷的有一千多人。
C.第五伦整肃吏治,知人善任。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命令家资多达千万的掾史将财物送给孤单贫穷的人,他所举荐的官吏多官至九卿、二千石。
D.第五伦奉公尽节,自认有私。第五伦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他认为自己还是有私心的,比如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举荐时还会想到那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B.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C.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D.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更始,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死,士曰不禄,庶人曰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C.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2)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