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曾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中夜忽然愁”一句“托物言志”,夜半了,作者依然没有入睡,还在忧愁,突出愁之深之切。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可以像庄周一样,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凄凉的故国之思和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聊与绝望。
E. “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08 06:2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B.驽马十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C.及至冠婚 冠婚:行冠礼、行婚礼
D.务工伎 羞:羞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B.积土成山,风雨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C.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此事遍经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无履立,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题4】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为之而寒于水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不拘于时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5】下列对语段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文章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
B.甲文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深入浅出地阐述道理。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有的反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骐骥”与“驽马”等。
C.《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D.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作者只举了近世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小题7】请用“/”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从平建邺,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大通元年,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靡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玮乞降。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寇楚州,执刺史桓和。景仍进军淮上,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武。敕义兴郡五百丁会丧。
(选自《梁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主书 稍:渐渐
B.领军曹仲宗伐涡阳 隶:跟从
C.聚为抄暴耳    直:只是
D.敕义兴郡五百丁会丧    发:拿出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B.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C.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D.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曰/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庆之性格耿直慷慨。在战斗中,主将曹仲宗害怕腹背受敌,想班师回朝,庆之杖节军门,慷慨陈词,最后说服了曹仲宗。
B.陈庆之善于用兵打仗。北魏军构建城垒分兵牵制,陈庆之率军夜袭,攻破其中四座城垒,迫使涡阳城城主王纬请求归降。
C.陈庆之作战勇敢。侯景率七万大军进犯楚州,在刺史桓和陷没的情况下,陈庆之坚决抵抗,朝廷派来的援军还未到达,他已经打败了侯景的军队。
D.陈庆之体恤百姓。豫州闹饥荒,陈庆之赈济灾民,很多人得以保全活命。梁武帝为此封他为散骑常待、左卫将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2)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知。然诸曹疑事,皆询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绰对,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除著作佐郎。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周文甚重之,常置坐右。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   
(1)除著作佐郎(__________)    (2)及还,知而已(______)
(3)在官岁余,未知(______) (4)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皆询绰而后定    ②周帝饯都门外
B.①乃召绰,告之事    ②惠达绰对
C.①称其有王佐才    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①常置坐右,    ②事无巨细,若指
【小题3】选出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最相近的一项 ( )
A.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B.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周文亦推心委任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2)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小题5】选文两个段落分别从才能和品性两方面对苏绰加以记叙,用恰当的短语概括每个方面记叙的内容要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道产,彭城吕人。初为辅国参军,无锡令,在县有能名。高祖版为中军行参军,又为长沙王道怜骠骑参军,袭父爵晋安县五等侯。广州群盗因刺史谢道欣死为寇,攻没州城,道怜加道产振武将军南讨,会始兴谦之已平广州,道产术至而反。(景平)元年,除宁远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黄公生、任肃之、张石之等并谯纵余烬,与姻亲侯搅、罗奥等招引白水氐,规欲为乱。道产诛公生等二十一家,宥其余党。还为彭城王义康骠骑中兵参军。元嘉三年,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者甚多。六年,道产表置陇西、宋康二郡以领之。七年,征为后军将军。明年,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善于临民,在雍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沔为居。百姓乐业,民户丰赡,由此有《襄阳乐歌》,自道产始也。十三年,进号辅国将军。十九年卒,追赠征虏将军,谥曰襄侯。道产惠泽被于西土,及丧还,诸蛮皆备衰,号哭追送,至于沔口。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启太祖曰:“故辅国将军刘道产患背痈,疾遂不救。道产自镇汉南,境接凶寇,政绩既著,威怀兼举。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殒没,伤怨特深。伏惟圣怀,愍惜兼至。”史臣白: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刘道产之在汉南,历年逾十,惠化流于樊沔,颇有前世遗风,故能树绩垂名,斯为美矣!
(选白《宋书·刘道产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B.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C.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D.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爵位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五等候封爵无食邑,是侯爵中较低的一种。
B.元年,特指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景平元年指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刘义符登上皇位后的第一年。
C.谥,指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具有褒、贬、同情等性质的称号。
D.荆州,古九州之一,九州是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除了荆州,九州还包括扬州、豫州、冀州、徐州、雍州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道产治乱有方,对民有惠政。曾平息谯纵余烬黄公生等人的叛乱阴谋,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关中流民有许多人离开汉川归附于他。
B.刘道产善于管理,政绩突出。在雍州任内,当时的蛮夷,以前逞强不受教化的,现在都归顺服从,百姓安居乐业,百姓自编《襄阳乐歌》。
C.刘道产死在任上,事迹感动朝野。刘道产死后,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表奏其功,道产灵柩运回,诸蛮都披麻戴孝呼号哭泣,追送到河口。
D.刘道产颇受朝廷重用。朝廷曾先后任命他担任宁远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征虏将军等重要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怜加道产振武将军南讨,会始兴谦之已平广州,道产未至而反。
(2)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殒没,伤怨特深。伏惟圣怀,愍惜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