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执中,字伯通。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亳数易守,政不治。曾巩至,颇欲振起之,顾诸僚无可仗信者,执中一见合意,事无纤钜,悉委以判决。有妖狱久不竟,株连浸寝多。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即扣头引伏。知海盐县,为政识后先,邑人纪其十异。

入为太学博士,以母忧去,寓苏州。端王即位,是为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四选案籍,吏多藏于家,以舞文取贿。执中请置库架阁,命官莅之,是后六曹皆仿其法。

大观三年,遂代为尚书左丞,加特进。制下,太学诸生陈朝老诣阙上书曰:'及相执中,中外默然失望。执中碌碌庸质,初无过人,致位二府,亦已大幸,遽俾之经体赞元,是犹以蚊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疏奏不省,而眷注益异。初,赐第信陵坊,以为浅隘,更徙金顺坊甲第。建嘉会成功阁,帝亲书钜额以示宠。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执中辅政一纪,年益高。他日造朝,命止赴六参起居,退治省事。明年,乃以太傅就第,许朝朔望,仪物廪稍,一切如居位时。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卒,年七十四。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视其病为恨。辍视朝三日,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曰正献。

(节选自《宋书·何执中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妖狱久不竟  竟:解决
B. 委以判决    悉:仔细
C. 而眷注    益:更加
D. 他日 造: 上、到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帝亲书钜额示宠 赡宗族
B. 相视色变   眷注益异
C. 颇欲振起   谓牛羊角皆曰:“股”
D. 以太傅就第 尔其无忘父之志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
B.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
C.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
D.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旧时指按礼对君主、尊长者的名字避开不直称,而用代字、缺笔等表示。
B. 博士,古代学官,负责保管文献档案,培养人才,也指当时最高级别的学位。
C.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望日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D. 赠,朝廷封典的一种,赠予死者官爵或授予封号,多用于已故官吏或其父祖。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执中颇有见识,政绩突出。他担任台、亳二州判官时,断妖狱,革弊政,尽显其政治才能,深受曾巩的赏识,当地老百姓还为他记了十大政绩。
B. 何执中洞察力强,且有创举。他任吏部尚书时发现官员把档案藏于家的弊端,建议放置在朝廷的架阁库,让官员管理,此后六曹都效仿这一做法。
C. 何执中位高权重,深受圣宠。何执中辅佐朝政十几年,随着年岁渐高,皇帝让他每月只需参见六次表示问候,他去世时皇帝停止临朝听政三天。
D. 何执中为政爱民,重情重义。他在政事堂担任要职时,宽减老百姓的负担;即使身居富贵也不忘贫贱,取出自己的一万缗钱建置义庄来供养宗亲。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必为师张角讳耳。
(2)是犹以蚊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
(3)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5 0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曾祖渊,齐太宰文简公,佐命齐室。祖蓁,太常穆子。父 向,字景政。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

高祖践阼,选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除太子洗马、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顷之,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惭量酒归月下风清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翔初为国子生,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时宣城友、文学加它王二等,故以翔超为之,时论美焉。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翔少有孝性。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

(节选自《梁史·褚翔传》)

(注)弘治:即杜弘治,古代美男;‚小选:吏部郎的别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通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 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B.大通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 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 惭量酒/ 归月下/ 风清琴/ 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C.大通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风清/ 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D.大通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 长史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是规谏太子的官职。例如晋代的李密,唐朝的魏征等。
B.“服阙”指古人在朝中为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回家守孝服丧三年,待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后来封侯也可以使用。
D.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也包括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国子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他们多数会参加科举入仕,也有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向几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面容消瘦,亲戚们都感到惊异,等到长大后,他学识渊博性情儒雅有气量。
B.禇翔文才出众。梁武帝越级提拔他为宣城王文学之后,一次,梁武帝在乐游苑召集群臣宴饮,下诏命褚翔和王训作二十韵诗,褚翔一挥而就。
C.褚翔为官清廉。在地方,他廉洁自守,减少繁杂苛刻的政令,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吏部,他公正清廉,不因别人的请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D.褚翔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吏部郎,离开郡县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告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
(2)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人也。琛谨确不尚浮华,起家州从事,驸马都尉,奉朝请。元嘉七年,太祖遣到彦之经略河南,大败,悉委弃兵甲,武库为之空虚。后太祖宴会,有荒外归化人在坐,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旧武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喜。
大明元年,吴县令张闿坐居母丧无礼,下廷尉。钱唐令沈文秀判劾违谬,应坐被弹。琛宣言于众:“闿被劾之始,屡相申明。”又云:“当启文秀留县。”世祖闻之大怒,谓琛卖恶归上,免官。琛母老,仍停家。
琛及前西阳太守张牧,并司空竟陵王诞故佐,诞待琛等素厚。三年,诞据广陵反,遣客陆延稔赍书板琛为征南将军,牧为安东将军。
时世祖以琛素结事诞,或有异志,遣使就吴郡太守王昙生诛琛父子。会延稔先至,琛等即执斩之,遣二子送延稔首启世祖曰:“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忽以今月二十四日中获贼诞疏,欲见邀诱。臣即共执录伪使,并得诞与抚军长史沈怀文、扬州别驾孔道存、抚军中兵参军孔璪、前司兵参军孔桓之、前司空主簿张晏书,具列本郡太守王昙生。臣即日便应星驰归骨辇毂,臣母年老,身在侍养,辄遣息宝素、宝先束骸诣阙。”世祖所遣诛琛使其日亦至,仅而获免。上嘉之,召琛出,以为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牧为抚军中兵参军。
太宗泰始初,与四方同反,兵败,奉母奔会稽。琛寻丁母忧,服阕,起为员外常侍、中散大夫。后废帝元徽三年,卒,时年八十六。
《宋书•列传第四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
B.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
C.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
D.刘诞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臣等预荷/国恩特百常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文中大明、 太宗、元徽等都是。
B.辇毂,皇帝的车驾,常用以指代天子。辇,用人推挽的车。秦以前,卿大夫皆可乘辇。秦以后,唯天子才得乘辇。
C.诣阙,谓赴朝堂或赴京都。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代指京城。
D.丁忧,指遭父母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文中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琛知道国家武器库的武器数目一向隐秘,他在有外国投诚的人在座的情况下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很是后悔说错了话。但文帝听了非常高兴。
B.顾琛为人严谨而坚定,喜仗义执言。他曾因帮获罪的吴县县令张凯和钱塘县令沈文秀说话而触怒皇帝被免官。
C.司空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城造反,顾琛是刘诞的老部下,世祖因此认为顾琛大概也有反心,便派人准备杀掉顾琛父子。
D.顾琛在朝廷使者到来之前杀掉了刘诞的信使,派儿子带着信使的首级向朝廷告密和谢罪,从而获得了世祖的谅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遣到彦之经略河南,大败,悉委弃兵甲,武库为之空虚。
(2)大明元年,吴县令张闿坐居母丧无礼,下廷尉。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垣崇祖
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 “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
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阴,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诚节。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封望蔡县侯,七百户。
建元二年,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崇祖召文武议曰:“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修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非水不固,今欲堰肥水却淹为三面之险,诸君意如何?”众曰:“古来相承,不筑肥堰,皆以地形不便,积水无用故也。若必行之,恐非事宜。”崇祖曰:“卿见其一,不识其二。若舍外城,贼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四周无碍,表里受敌,此坐自为擒。守郭筑堰,是吾不谏之策也。”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虏众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肉薄攻小城。崇祖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至日晡时,决小史埭。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数千人,众皆退走。
初,崇祖在淮阴见上,便自比韩信、白起,咸不信,唯上独许之。及破虏启至,上谓朝臣曰:“崇祖许为我制虏,果如其言。其恒自拟韩、白,今真其人也。”进为都督号平西将军,增封为千五百户。崇祖闻陈显达李安民皆增给军仪,启上求鼓吹横吹。上敕曰:“韩、白何可不与众异!”给鼓吹一部。
世祖即位,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衔之。永明元年四月九日,诏曰:“垣崇祖猜贰滋甚,志兴乱阶,随与荀伯玉驱合不逞……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死时年四十四。子惠隆,徙番禺卒。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六·垣崇祖》,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   寇:入侵,侵犯
B.表里受敌,此坐自为擒。 坐:犯罪
C.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衔之    衔:心怀不满
D.垣崇祖猜贰滋甚     贰:有二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又称为“太守”。
C.“卿”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可以是对人的尊称;文中用于古代上级称下级。
D.东宫是古代汉族政权宮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垣崇祖年少时就很有才干,他的伯父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光耀门楣,还说族中的其他弟子都比不上他。
B.垣崇祖有眼光能识人,他看出太祖并非池中之物,认定太祖会是他的君主,于逻对太祖表现忠诚,太祖称帝后,他被拜官封侯。
C.垣崇祖富有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战胜敌人,后来受到皇帝的褒奖加官进爵,但是他不满足于此,自比韩信白起要求皇帝增配礼乐仪仗,说明他有些恃才傲物,爱慕虚荣。
D.垣崇祖没有亲附巴结太子,太子即位后认为他有二心,对他猜疑不满,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处死了他。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番禺,死也那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
(2)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