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难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17 10:5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②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③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④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⑤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此人,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后晏败。
⑥思远清修,立身简洁。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有删改)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宋建平王景素为南徐州主簿(___________)
⑵高宗辅政,不之(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思远不从,事如故(    )
A.案件B.查究C.几案D.按照
【小题3】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B.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C.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D.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小题5】分析第①段写“景素被诛,左右离散”的作用。
【小题6】从第③段和第⑤段看,王思远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文选•陈情表》

【小题1】选出文章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小题2】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育 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笃:更加
D.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小题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小题4】下列对文章中文化常识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B.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C.洗马:官名,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在宫中服役,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D.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小题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譊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才华不妻子所容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B.得评裁,知可施行 吾还也
C.当衔勒制之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贤往昔多矣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是时,高祖将立冯后,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
车驾南伐,赵郡王干【1】督关右诸军事,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停师。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渊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未几,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
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兼太尉长史。高祖南讨,又兼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赐绢百匹。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成相扇惑。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除秘书监。二年卒官,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复本爵固安伯,曰懿。
(选自《魏书·卢渊传》,有删节)
【1】注:干,元干;下文“愉”指元愉。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乎生。
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D.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颜师古曾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
B.“谥”,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而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
C.“考课”就是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D.“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照封建礼制,父母死后必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渊性情温和文雅,崇尚学业,家庭和睦,后继承侯爵位,官职屡有升迁,做了始平王的老师后,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
B.高祖要册立冯氏为皇后,先征询卢渊的意见,卢渊认为这是朝廷大事,应该择日占卜再定夺,但他的意见未被皇帝接受。
C.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时,卢渊被降职,并被罚了俸禄。不久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
D.卢渊对待叛乱的态度是诛杀首恶,宽宥其余。在羌人叛乱时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叛逃时均采取这种方法,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
(2)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