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下列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瞻衡宇 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B.乃瞻衡宇;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D.门虽设而常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小题3】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8 01:0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停云①

陶渊明(东晋)

其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②同昏,平路伊阻③。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注:①停云:凝聚不散的云。共四首,这里节选前两首。②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③平路:平地,与后文“平路”意思一致。伊:语气助词。阻:阻塞不通。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组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采用复沓的章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对抒发诗歌情感起到强化作用。
B.本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当时统治集团的互相倾轧、政局昏暗,连年战乱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所以诗中“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陆成江”等也都具有了象征意义。
C.本诗善于抓住人物动作来表达人物情感,静寄、独抚、闲饮、搔首、延伫,都真实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生活的闲适恬淡之情。
D.本组诗构思严谨,从云凝不散到雨雾迷蒙,再到道路受阻、成江,最后导致舟车不通,无法与友人相见。
E.本诗仿《诗经》四言诗的句式,节奏平稳鲜明,语言明丽自然,言近旨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小题2】温汝能在《陶诗汇评》中说“诗中感变怀人,抚今悼昔,一片热情流露言外,若仅以闲适赏之,失之远矣”。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苏轼
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
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乙)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诸子不闻余
(2)悟已往之不
(3)三径
(4)植杖而耘耔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黧面茧足以至惠州
B.明远载米以周之
C.遗以尺书
D.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
【小题3】下列选项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各以一子自随(《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D.宋人有得玉者(《<新序>二则》)
【小题4】翻译句子。
(1)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小题5】从(甲)文看,契顺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的人。
【小题6】结合(甲)文和(乙)文,试分析苏轼为契顺书《归去来兮辞》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