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小题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连林”两句进--步突出了孤松的特点,连树成林,可能不被人注意,但孤松独立,则让人惊奇。
B.最后两句是诗人举酒抚松发出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绝望的颓废之感。
C.“青松”两句写青松生长在东园之中,伟岸苍翠,而那些生长在这个地方的草就没有青松这样的伟岸状态。
D.“凝霜“两句写当寒冬降临大地的时候,众草湖零,渐至灭绝,这时才看出青松卓然不群的高枝。
E. 诗人用“众草反衬青松”.以“连林”反衬“独树”,塑造了青松不畏严寒、挺拔超凡的高大形象。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7 10:1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惮远役 惮:害怕
B.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手杖
C.景翳翳以将入 景:影子
D.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自称时用“余”“我”,古人自称时还会用“仆”“某”“愚”“孤”“吾子”等。
B.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古人用“孟”“仲”“季”分别表示四季中各季的三个月份。
C.三径,文中指院中小路。汉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辟三径,后常以此代指隐士居所。
D.帝乡,文中指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后人也用以代指皇帝的故乡或京城。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直言自己曾经因家庭贫困被人劝后对出仕心有所动的事实,足见其天性坦诚。
B.作者虽深感做官可以解决饥寒的问题,但还是不愿违背本心而最终毅然选择辞官。
C.引觞自酌、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和孤介傲岸的性格。
D.作者寄情山水,长啸吟诗,逍遥自在,表明他内心的忧愁、无奈之情已经消失殆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同类题3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乙】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清·吴敏树《书谢御史》 )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 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  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号焉 . 故自号曰醉翁也
B.或置酒而招之 .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小题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小题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②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③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