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场面描写淋漓尽致、慷慨悲壮,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
B.本诗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C.诗中以大量笔墨写行刺失败的场面,铺叙得酣畅淋漓,而写到出燕入秦的场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D.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
【小题2】本诗塑造了荆轲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5 07:3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饮酒(其十七)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
(1)
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注(1)萧艾:艾蒿,指杂草。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行行失故路:人走着走着,往往会迷失最初的方向。
B.任道或能通:顺应内心的想法,或许能将路走通达。
C.觉悟当念还:觉悟到走错方向,应及时地回到旧路。
D.鸟尽废良弓:鸟打尽弓会废弃,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小题2】古人诗词中常会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
没有
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
A.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橘颂》)
B.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其八)》)
C.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陈子昂《感遇(其二)》)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小题3】唐朝韩愈曾作《幽兰操》一歌,其中有四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请你谈一谈韩诗与陶诗前四句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同类题2
阅读课文1、2自然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既自以心
为
①
形役,
奚
②
惆怅而独悲(①介词,_________。②疑问代词,________)
(2)悟已往
之
①
不谏
②
,知来者之可
追
③
(①助词,________。②动词,______。③动词,_____)
(3)实迷途
其
①
未远,觉今
是
②
而
③
昨非(①副词,表揣测,_______。②形容词,_______。③连词,______)
(4)问
征夫
①
以
②
前路,
恨
③
晨光之熹微(①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今义是出征的士兵。②介词,_______。③动词,________)
(5)乃瞻
衡
宇,载欣载奔(________)
(6)三径
就
荒,松菊犹存(动词,_______)
(7)携
幼
入室,有酒盈樽(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
(8)
引
①
壶觞
以
②
自酌,
眄
③
庭柯以
怡
④
颜(①动词,________。②连词,表目的,_______。③动词,_____。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
(9)倚南窗以寄
傲
①
,
审
②
容膝之易安(①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②动词,________)
(10)园
日
①
涉
以
②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①名词作状语,_________。②连词,________)
(11)
策
①
扶老
②
以流憩,
时
③
矫
④
首而遐观(①名词作动词,______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指_____。今义指搀扶老人。③名词作状语,________。④动词,_________)
(12)
景
①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
②
(①名词,_______。②动词,_______)
同类题3
根据《归去来兮辞》内容,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先是自责,后是自恕自慰,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B.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先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接着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再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C.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分三层: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下面两层是作者自答,“富贵”两句从反面作答,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D.本文的风格是淡远潇洒。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①
。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
②
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綁,束缚。
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E.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东晋
陶渊明(365-427)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