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綁,束缚。
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05:51: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奔  一边……一边
B.策扶老以流憩 拐杖
C.容膝之易安 反省
D.眄庭柯以颜 使愉快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征夫前路 舟遥遥轻飏
B.悟已往不谏   恨晨光熹微
C.风飘飘吹衣  门虽设而常关
D.实迷途未远  未见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中“策”的意思是“鞭打”,“榛曲”是“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写作者独自怅然骑马回家,经过荆榛遍地、道路不平的小路。
B.“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句中“漉”是“滤”的意思,“近局”是“近邻”之意。这两句是说作者滤酒杀鸡,招呼近邻同饮。
C.“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句中“日入”指“太阳落山”,一“暗”一“明”点出了时间的变化。
D.“欢来苦夕短”中“苦”解释为“恨”,可以看出作者因兴致很高而恨夜太短。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怅恨” 二字表明他对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的生活的厌倦之情。
B.“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这两句托出归隐之志坚持不改之意,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
C.本诗以猜想的一天耕作完毕之后,回家的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做为描写对象,来反映作者对“归隐园田居”后生活的美好期待。
D.此诗取材独特,既细致地描绘了田园风光,又详细陈述了劳动状况,以天明到傍晚这整个白天时间里的活动为题材,其视角新颖,另辟一境,再现出陶渊明辞官归隐初期的生活情景及其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