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
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
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
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
②乎!”
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
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
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小题5】“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
一词。
【小题6】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