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生产统计表。下列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国家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吨)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A.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B.乙国的粮食生产发展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丙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大
D.丁国平均每人收获量最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18 06:5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浙江某校地理学习小组研学旅行路线图,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丙城市周边农业,多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所种植的谷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
材料三:埃森曾经是鲁尔区最大的矿业城市,现如今众多高等院校、技术中心云集,废弃厂房开发为旅游景点,使得该城面貌焕然一新。
(1)甲城市洪涝灾害多发,从地形上看原因是
▲
。丁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
海峡。
(2)丙城市周边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土壤
▲
。
(3)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布局钢铁企业便于
▲
进口,降低运输成本。过去的埃森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的工业结构特点是以
▲
(填“轻”或“重”)工业为主;如今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
▲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4)比较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原因。
同类题2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甲
86
14
20
多
乙
45
55
90
少
丙
8
92
89
少
【小题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投入劳动力多 ③水利工程量大 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⑤商品率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小题2】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传统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现代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3】稳步提高丙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合理措施是( )
A.调整种植业比重
B.大量使用农药防虫害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建设高质量人工草场
同类题3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小题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同类题4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地形
C.纬度高低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小题2】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A.土地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临近消费市场
D.灌溉系统发达
同类题5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30分)
材料一
下图是巴西略图。
材料二
巴西属新兴工业国家,第三产业发达,人均工资水平较高。为促进中北部发展,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1967年将位于亚马孙干流中游的马瑙斯辟为自由贸易区。
(1)简述R河流水利开发方向并说明理由。(12分)
(2)简述制约甲地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分析该地大规模种植水稻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12
分)
(3)简析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