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小题1】“踩麦苗”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造成华北地区冬小麦旺长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好
B.气温偏高
C.降水充沛
D.晴天多,光照充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18 10:49: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两区域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A.受海陆位置影响,中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受洋流影响,南部地区终年温和多雨
C.受地形影响,西部地区冬雨夏干
D.受大气环流影响,东部地区湿润多雨
【小题2】比较①、②两河流的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
A.①河上游为季节河,支流多
B.②河下游径流量较大
C.①河下游开发重点是水能发电
D.②河上游开发重点是农业灌溉
【小题3】①、②两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其区位条件是( )
A.属于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
B.以小麦—牧羊业为主
C.①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条件
D.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产品主要面向附近城市
同类题2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与甲类型最相符的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乙类型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分布比较广泛,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包括()
A.机械化水平低
B.商品率低
C.科技水平低
D.单位产量低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3】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小题4】该地农业是( )
A.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
C.技术密集型农业
D.商品农业
【小题5】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土壤
C.水源和土壤
D.水源和气候
同类题4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降水较少,自古以来,一直以牧牛业为主。但由于草场的季节变化,肉牛生长周期较长。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实行肉牛异地育肥制度,西部牧区饲养母牛,生产的犊牛(小牛)和半育成牛运到中部玉米带,由养殖户负责高强度育肥,不但缩短了育肥周期,而且提高了牛肉的品质。下图为美国牧区和育肥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美国西部成为主要牧区的原因。
(2)简述美国玉米带发展肉牛育肥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5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
A. 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 持续的伏旱天气
C. 连续的霜冻天气 D. 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小题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