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小题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C.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周围地区较为温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14 09:5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优势及特点是(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
D.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同类题2
(28分)
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区的主要原因。(8分)
(2)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10分)
(3)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10分)
同类题3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2)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种类差异很大,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
(5)简述甲基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6)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商品粮基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同类题4
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小题2】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同类题5
读图图文材制,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荼马互市主要在甘南地区,易马的茶叶取于川蜀。茶树具有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的特性。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西域等地向中亚、西亚等国输送。图为甘肃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析四川盛产优质茶叶的自然原因。
(2)试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析历史上甘南地区荼马交易兴盛的原因。
(3)分析祁连山北侧城市分布较多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