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3 03:3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逐渐将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不同类型的( )
A.气候区
B.地形区
C.农业区位
D.农业地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小题2】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同类题3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故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与丙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乌克兰
B.澳大利亚
C.中国
D.美国
同类题4
下表是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湖平原
东北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7
0.31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12414
4916
【小题1】太湖平原年产量高于东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熟制多
B.土壤更肥沃
C.机械化水平高
D.地势平坦开阔
【小题2】太湖平原自古是我国粮仓,给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却从东北大量调入粮食,下列关于“南粮北上”被“北粮南下”所取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城市化的推进占用耕地
B.东北平原人多地少,商品率高
C.太湖平原土壤贫瘠,产量下降
D.东北平原劳动力素质高,机械化程度好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分析其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