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关,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匈奴大入上郡,广遇匈奴数千骑,而所从不过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于是胡骑遂不敢击。后有胡将出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将,而复还至其阵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遂皆引兵去。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列卿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初,广之堂弟李蔡与广俱事文帝。武帝时,蔡从大将军卫青①击匈奴,封为乐安侯。蔡为人在下中,名声不及广下甚远。然广不得封侯,而蔡为列侯。广之诸军吏及士卒亦有封侯者。广亦长以此为憾。
(武帝)元狩四年,大将军青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大将军阴受天子诫,以为李广老,数奇②,毋令当单于。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③,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当单于,故徙广至右将军军。广自请曰:“臣自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不听,令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时广军无向导,失道,后大将军至。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大将军急责广之失道。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遂引刀自刭。广军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引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A.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距离 | B.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拜:任命 |
C.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尝:曾经 | D.大将军亦欲使敖当单于 当:正面对敌 |
A.今如此以百骑走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B.而复还至其阵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大将军急责广之失道 及其所之既倦 |
D.乃我自失道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A.惜乎,子不遇时! 可惜呀,你没有遇到合适的时代。 |
B.欲夜取之,遂皆引兵去。 (匈奴)打算夜晚攻打(李广)他们,于是就带兵走了。 |
C.广之诸军吏及士卒亦有封侯者。 李广(以往)的下属甚至士卒中也有被封侯的。 |
D.故徙广至右将军军。 所以把李广调到右将军军中。 |
A.李广年轻时就从军与匈奴作战,因善于骑射,作战英勇,深得文帝的赏识。 |
B.面对敌人数千兵力,李广凭借百余名骑兵,使用诱敌之计,将敌人一举击溃。 |
C.尽管李广为人不善言谈,但是关爱体恤士卒,士卒们也乐意为李广效力卖命。 |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谚语评价李广,表现作者对于这位不善言辞的名将的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