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是为景帝。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徒梁,是为梁王。
实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候,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老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及崩,合葬霸陵。
(选自《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
B.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
C.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
D.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长公主,是皇帝所生的第一个女儿,通常地位显赫,在后宫中有一定影响力。 |
B.侯,是古代的爵位之一。从先秦直至清亡,一直有着“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如“承恩公”。 |
C.文帝,即汉文帝刘恒。在他和父亲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故称“文景之治”。 |
D.黄老,及黄帝和老子。汉朝初年,国家主流学说是黄老学说,崇尚道教,直至汉武帝时重用董仲舒才发生改变。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窦皇后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
B.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
C.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
D.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2)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