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选自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韩非子》)

(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2)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8-21 11:5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五蠹》

注:①谯:指责,责骂。  ②楼季:魏文侯之弟,善登高跳跃。  ③跛牂:跛腿的母羊。

【小题1】韩非子是___家的代表人物。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1)三美焉(______)
(2)跛牂易牧者,也(______)
【小题3】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地方上的官吏率领官兵,推行公正的法令,抓捕罪犯。
B.地方上的官吏演练官兵,制定法令,寻找罪犯。
C.地方上的官吏拿着属于官方的兵器,执行国法,搜捕坏人。
D.地方上的官吏拿着官府中的兵器,依据公正的法令,寻找坏人。
【小题4】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___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5】请针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以王为过尧舜

《韩非子》

秦襄王病,百姓为祷;病愈,杀牛塞祷。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曰:“非社腊时也,自杀牛而祠社?”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尧、舜也。”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阎遏、公孙衍愧不敢言。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谀也。尧、舜病,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王曰:“子何故不知于此?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简注)
①题目为选编者所加。②塞祷:还愿。③訾(zǐ):诋毁,这里指责罚。④爱道:讲仁爱的办法。
(阅读指要)
韩非子认为君与民的关系,是君以权势统治人民,使用权势,才能使人民为君所用。所以秦襄王得知百姓为自己生病而祈祷,反而责罚有关官吏,以绝“爱道”。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自杀牛而祠社(________)   (2)数月(________)
(3)非直敢也(________) (4)臣窃之(________)
【小题2】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百姓为B.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
C.非社腊时也D.臣窃怪
【小题3】指出下列句中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
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指出秦襄王“绝爱道”的具体做法和目的。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
(2)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说难
韩非子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shuì 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 下节:节操低下
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显:显赫
C.人间往夜告弥子 间:抄小路
D.柔可狎而骑也 狎:戏弄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说之以厚利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C.因问于群臣 我欲因之梦吴越 
D.有憎于主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
B.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C.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D.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
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
【小题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小题5】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是
【小题6】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给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个寓言概括其启示,并加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