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老头病危,他要求再见女儿一面,但是两个女儿推三阻四,至死也没女儿来见他。在出殡时,他们派了两辆带有爵徽的空车跟在棺柩的后面。《高老头》
B.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没有贾母、王夫人的约束,玩个热闹。史湘云醉倒在青泥板上,芍药覆满全身。《红楼梦》
C.孙权听说刘备已去西川,便想断其后路,吴国太怕伤害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和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于是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三国演义》
D.子路向孔子问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子路要孔子说出仁的条目和详情,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10-11 03:5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梦幻、意象等表现方法,其中意象的表现法是朦胧诗人最核心的艺术手段。譬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用“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阴柔独立的女性和刚硬挺拔的男性。
B.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韩愈提倡学习务实自由的先秦、两汉散文,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道统一、自创新词的理论。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等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掀起新的古文运动,改变了晚唐以来浮靡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的道路。
C.老舍熟悉北京,他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同、茶馆、四合院等都有独特角度的描绘,比如四合院,在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家》 等作品中都有像大杂院似的写真描写。
D.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既写了索科洛夫在战争中遭遇的各种不幸,又写了他从俘虏营逃回后,一次次痛苦的挣扎,又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心理,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