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小题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小题2】(小题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8-16 10:40: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谓君不善学,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之,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坐右,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盍:hé,何不。②迨:dài,等到。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谓君不善学,乎   真的
B.吾悉能之   记住
C.李生寻王生 特地
D.莫逾自     厌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谓君不善学   未易量
B.不亦善学乎   年夏五,改元景炎
C.请铭坐右 杳不知其所
D.昭炯戒 然而隐忍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生是一个好学的人,从不遗漏老师讲的内容,他认为“悉能志之”就是善学的表现。
B.朋友李生引用孔子的话给王生讲道理,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C.李生一而再地直言劝说王生,终于使王生醒悟,下定决心铭记李生的良言,并且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D.真正善学的人讲究学习方法,注重思考,能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