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朝济而夕设版焉”中加点的字“夜”“东”“西”“朝”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中加点的“以”字都是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中加点的“以为”“东道主”“行李”在句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有所不同。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阙秦以利晋”中加点的字“亡”“鄙”“利”都是使动用法。
【小题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主谓倒装句)B.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被动句)D.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小题3】下列关于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指爵位。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
B.箕踞以骂曰:箕踞,两脚张开而坐,是一种不敬的坐态。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挨着脚后跟,相当于跪坐。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乘,指四匹马拉的车。
D.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古人很重视祭祀,如君主会祭社(谷神)稷(土神)。
【小题4】下列关于《沁园春·长沙》一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百侣同游的情境:寒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脚下的湘江水滚滚北去。
B.本词用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也寄寓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火热的革命情怀。
C.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了革命者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实际上也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01 08:2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 贰:有二心。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伯。
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    所与:结盟。
【小题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D.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烛之武毛遂自荐前去说退秦师。
C.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最终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D.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从为秦国利益着想出发,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小题2分)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军:驻扎。
B.何厌之有厌:满足。
C.若不阙秦阙:缺少。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小题2】(小题2)与“夜缒而出,见秦伯”中的“夜”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常以身翼蔽沛公
【小题3】(小题3)以下四组句子,说明晋国不守信用的一组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国曾得罪过晋文公,并且脚踏两只船。
B.烛之武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劝说,最终成功使秦伯退兵。
C.认识到自己力量不及对方,晋侯只好撤兵。
D.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情节波澜起伏,内容详略得当。
【小题5】(小题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
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3分)
译文: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