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选自《诗经·魏风》,为先秦时代魏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②贯:事,侍奉。③女:同“汝”。④逝:用作“誓”。⑤爰:乃、于是。⑥德:施惠。⑦直:同“值”。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黍”、“麦”、“苗”分别指黄米、麦了和未成熟的庄稼苗,从中可见奴隶主无所不贪的特点。
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表明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忍再已忍无可忍。
C.“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表现出奴隶们在理想实现后悲痛全消的狂喜之情。
D.“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祈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
E.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奴隶时代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们的反抗精神。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 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2 03:1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公曰:“奚谓也?”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之君,虽日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注]①没身:终生、一辈子。文中的意思是这一生还不至于遭受灾祸。
【小题1】晏子认为“得谋”、“成事”的必要条件是□□和□□。
【小题2】选文第2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通____。
【小题3】对“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要把劳动当作百姓的义务,然后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利益。
B.国家有义务为百姓辛劳,百姓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C.执掌国家的人所操劳的事都合乎道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百姓获得利益。
D.执掌国家的人劳心劳力是他的义务,老百姓获得利益是他们的权利。
【小题4】晏子说“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的理由是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5】概述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内容,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汾沮洳
《诗经·国风·魏风》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注释】汾:汾水。发源于山西管涔山,至河津县西南流入黄河。沮洳:音句入,水边低湿的地方。莫:音木,羊蹄菜。公路: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公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藚:音序,泽泻草。公族:管王公宗族之事的官吏。
【小题1】这是诗一般被理解为是一首女子赞美情人的诗,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体现出了男子的翩翩风度。
【小题2】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开头使用赋比兴的手法表现出了女子劳作的时间和空间变换。
B.女子不仅因勤劳男子的良好形象赞叹,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
C.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虽然三章字句变化无多,但其诗意却层层递进。
D.全诗没有正面描写女子所思之人,但其形象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显得栩栩如生。
【小题3】《毛传》评这首诗是:“刺俭(讽刺节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 认为采菜男子应该也是位贵族青年。贵族哪里要自己亲自动手去采菜,为了节俭却失了身份。朱熹说:“刺俭不中礼之诗。言若此人者、美则美矣。然其俭啬褊急之态、殊不似贵人也。”赞扬了贵族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如此好青年。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