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小题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诗有着独特艺术风格,语言浅显,清丽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笔致委婉,感情细腻,有千回百转的缠绵。
B.全诗不断变换抒情角度,运用赋、比、兴名种表现手法,综合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方法,反复渲染思妇的情绪。
C.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一般来说,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
D.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时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曹丕作为此时期的代表人物,以作品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4 08:3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乙)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注:执笔),气倍辞前,暨(注:及)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刘勰《文心雕龙》)

(丙)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陆机《文赋》)

【小题1】甲文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论述了文章的价值。对个人,就是“______________;对社会,则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小题2】根据乙文文意,“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含义是:
意翻空而易奇:__________________  
言征实而难巧: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乙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
B.作家登上了大山,在山上撒满了自己的情思,看到了大海,对大海充满了幻想。
C.作家一想到登山,情思里便拥有了山的风光,一来到大海,意念中又拥有了海的波涛。
D.作家登上了大山,情思里充满着山的风光,看到了大海,意念中翻腾着海的波涛。
【小题4】丙文作者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创作中经常会出现“_________”和“________”的问题。
【小题5】三则短文,分别论述了文章的价值、想象的作用和写作中的困难。根据你的实践,谈谈你对克服困难、写好作文的方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