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 宿龙游朱氏楼
[宋]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栏干,拍遍栏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点明登临,楼台虽小,视野却开阔,词人登楼眺望,内心酸楚,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B.作者创设独特的时空情境,“宽对应“小”,拉开视野的宽度,“暮”呼应“朝”,拓展时间的长度。
C.下阕写春天寒气袭人,让人难以安歇,词人不堪忍受春寒,故站在月下面对洁白的梨花双眉紧蹙。
D.词中重复展现敲打栏杆这一细节,一“敲”一“拍”,一遍一遍,突出其愁之浓,其情之切。
【小题2】请从手法运用与情感表达方面对词中“敲遍栏干,拍遍栏干”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7 09:1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赤壁
南宋•戴复古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来到赤壁岸边,眼前浮现出英雄周瑜的形象。
B.颔联写诸葛亮挥动羽扇,火烧赤壁,为大破曹军立下了功勋。
C.颈联回到眼前,实写赤壁江面烟波浩渺,白鸟飞翔的景象。
D.尾联联想到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及其以赤壁为题创作的名篇。
【小题2】“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例如《赤壁》“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小题3】戴复古的《赤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怀古诗词,请比较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小题4】今年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要求选手在“飞花令”这一比赛环节依次说出含有某个字的诗句。请按“飞花令”的游戏规则,在横线上填写含有“春”字的作品原句。
①   ,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③   好雨知时节, 。 (杜甫《春夜喜雨》)
④   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⑤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⑥红酥手,黄縢酒, 。     (陆游《钗头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形势、人口规模、发展状况,把州郡、县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写定王台所处地理形势,声势不凡,为后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伏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B.“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中的“兴废”二字,承上启下,指出定王台繁华已逝,使人不禁慨叹兴废的匆匆,触发了反观历史的深沉思绪,从而引出下阕的伤今。
C.“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两句,写作者徘徊在萧瑟的秋风里,暮霭斜晖,一片惨淡,最后点出一个“愁”字,表现出作者的消沉和绝望。
D.本词描写作者登台览胜,忧然生感。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结构严密,寄慨深沉,有辛(弃疾)派词人之风。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