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3 12:4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下不能正言过以尊天子   匡:辅佐。
B.代立南面 践:登上(王位)。
C.乃固利兵,下圈刺豕 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     征:(被)征召。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舞阳侯樊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哈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金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公今项庄拔剑舞生中欲击沛公项鱼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哈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哈哈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哈。”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哈既饮酒,提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成阳,基师霸上,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麾樊哈去。是日微樊哈奔入营请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哈坚守战功,益食八百户更赐爵列侯,号为舞阳侯以吕后女弟吕须为,生子优,故其比诸将最亲。

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蜂、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阔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意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岂陛下既忘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孝惠六年,樊卒,溢为武侯。子伉代侯。

大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哈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参乘,亦作“骋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黥”,是布的姓。黥布当初跟从项羽,后归顺刘邦
D.“流涕”,指流泪。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哈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哈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卧于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哈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赞叹。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同类题3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 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注释):①阴贼:内心残忍。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喜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解使人知贼处   暗中B.居邑屋至不敬,是吾德不修也   拜见
C.不可者,各其意 满足D.诸公以故严之 推重
【小题2】下列画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德报怨 使工药淬之
B.旁郡国 为奈何
C.然天下贤与不肖 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D.遂去贼 吾还也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欢炫耀的一组是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2)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陈涉起而陈   (2)使使归项王(内心)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
A.放弃
B.捐税
C.捐赠
D.收集
(2)项羽果不信钟离等()
A.满意
B.意外
C.意图
D.怀疑
【小题3】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小题4】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小题5】概述陈平的离间计谋的实施过程。
【小题6】分析陈平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素:向来,本来。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以:因为。
C.臣等不肖,请辞去。   辞:文辞
D.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去:离开。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D.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小题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