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王铁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李君虚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李君虚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李君虚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时伦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李君虚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君虚。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李君虚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B.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C.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D.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聚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称谓,始于战国。汉朝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公主,后代沿此制。
B.古代称公主的丈夫为驸马。汉朝设“驸马都尉”的官职,掌管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做这个官,简称驸马。
C.著作郎是古代文官的一种,三国时始置,后在不同的朝代其名称和职责也有所区别。著作郎下有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官。
D.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历代相沿不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君虚喜欢安静,看不惯喧闹。他父亲的爱牛掉到井里,父亲带人营救,场面喧闹混乱,李君虚对此很反感,在室内放下帘子不看那种喧闹的场面。
B.李君虚体谅别人,宽容大度。门生王铁偷了他的衣服被他发现,他不但不追究,反而为王铁着想,后来王铁回来谢罪,他还像当初一样对待王铁。
C.李君虚不爱钱财,为官清廉。他父亲死后,家里的财产他全让给了弟弟,只要了几千卷书;任吏部尚书时,有人暗中要给他金子以谋求官职,他坚辞不收。
D.李君虚受到器重,辅佐幼主。明帝遗诏委李君虚以重任,让他和袁粲共同辅佐幼主,但托付袁粲等人是假,明帝的意思只在李君虚身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2)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26 08: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乐府诗,完成下列小题。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缣: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接着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
C.“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意思是新媳妇从大门娶进来,而弃妇则从旁门被逐出去。这里女主人公委婉抒发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
D.诗中出现了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个人物,通过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但是作者并没有做任何正面的说明和谴责。
E. 张琦曾评此诗:“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 巧、捷是言弃妇,拙、钝是说新人;“爱憎取舍,一切反之”,说的是故夫。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批判了薄情无义的行为,深化了主题。
【小题2】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该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节选自《孔雀东南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可公姥   白:告诉、禀告
B.君既若录   见:看见
C.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作主张
D.感君区区怀   区区:情谊真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和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伏惟启阿母”,“伏惟”是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话表示谦虚的习惯用语。
D.“初七及下九”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下九也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小题3】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起兴引出下面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故事,汉代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
B.“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刘兰芝产生了一种印象: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也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
C.“府吏得闻之”一段,焦仲卿极力为兰芝辩白,既陈述了新婚燕尔的幸福,又立下了白头偕老的誓言。
D.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作铺垫。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阿寄传
⑴钱塘田豫阳汝成有《阿寄传》。阿寄者,淳安徐氏仆也。徐氏昆弟别产而居:伯得一马,仲得一牛,季寡妇得寄。寄年五十余矣,寡妇泣曰:“马则乘,牛则耕,踉跄老仆,乃费吾藜羹!”阿寄叹曰:“噫!主谓我力不牛马若耶!”乃画策营生,示可用状,寡妇悉簪珥之属,得金一十二两畀寄,寄则入山贩漆,期年而三其息,谓寡妇曰:“主无忧,富可立至矣。”
⑵又二十年而致产数万金,为寡妇嫁三女,婚两郎,赍聘皆千金。又延师教两郎,皆输粟入大学,而寡妇阜然财雄一邑矣。顷之,阿寄病且革,谓寡妇曰:“老奴马牛之报尽矣。”出枕中二楮,则家计巨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言讫而终。徐氏诸孙或疑寄私蓄者,窃启其箧,无寸丝粒粟之储焉。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⑶余盖闻之俞鸣和。又曰:“阿寄老矣,见徐氏之族,虽幼必拜,骑而遇诸途,必控勒将数百武以为常。见主母不睇视,女虽幼,必传言,不离立也。”若然,则缙绅读书明礼义者,何以加诸?以此心也,奉君亲,虽谓之大忠纯孝可也。
(注)畀:bì,给与。革:jí,通“亟”。(病情)危急。楮:chǔ,纸的代称。控勒:勒住马缰。武:半步,泛指脚步。离立:并立。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寡妇得寄 (2)寡妇悉簪珥之
(3)又师教两郎 (4)以此两郎君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⑴别产居⑵言讫B.⑴顷⑵则家计巨细悉均分
C.⑴而寡妇阜财雄一邑矣⑵若D.⑴必控勒将数百武为常⑵何加诸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主谓我力不牛马若耶!
(2)寄则入山贩漆,期年而三其息。
【小题4】选文用阿寄    一事表现其“忠”。
【小题5】作者评价阿寄为“大忠纯孝”。你怎样看这个评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父玠,少豪侠,轻财重士。安禄山反,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置于邮馆。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择木怯懦,大惧;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择木、张孚俱受官赏,玠因游荡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贵,秘书监。
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辟为参谋,奏授左清道兵曹,不乐吏役而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觐,建封心不悦之,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岁余,复罢归。
初,建中年,李洧以徐州归附。洧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既创置军伍,建封触事躬亲;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M妄曲法贷人。每言事,忠义感激,人皆畏悦。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十三年冬,入觐京师,德宗礼遇加等,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又令朝参入大夫班,以示殊宠。
建封在徐州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
十六年,遇疾,连上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册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张建封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B.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C.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D.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是唐德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后也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崇祯帝”“乾隆帝”。
B.赠指朝廷对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追封爵位官职,如文中追赠张建封父亲为秘书监。
C.从事又称从事掾,多指汉以后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文中的“为之从事”即为此意。
D.表是臣子向帝王逐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多带有抒情色彩,如《出师表》《陈情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颇有声名,受人看重。韦之晋延请他为幕宾,令狐彰授予他官职,刘晏上奏让他担任大理评事,但他认为不能实现自己抱负,都辞职而去。
B.张建封治理有方,威望崇高。在徐州任职期间,他创立设置军队,军务上事必躬亲;常常用忠义感动激发人,人们对他既尊敬畏惧又心悦诚服。
C.张建封屡受提拔,荣宠加身。在他进京入觐时,德宗特地选择双日在延英殿予以召对,又让他在上朝参见时进入大夫行列,以显示对他的特别恩宠。
D.张建封礼贤下士,吸纳人才。无论是否具备才能,凡是来到他门下的,他都以礼相待,天下名士盼望依附,贞元年间连许孟容、韩愈也做过他的从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
(2)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妄曲法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