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衍字敬通,京兆社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日:“仓隙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亦。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日:“衍闻顺而成者,道之所大也;逆而功者,权之所贵也。是故期于有成,不同所由;论于大体,不守小节。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感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丹不能从。进及睢阳,复说丹。丹不听,遂进及无盐,与赤眉战死。行乃亡命河东。

更始二年,遗尚书仆射鲍永行大将军事,安集北方。衍因以计说永。永既素重衍,为且受使得自置偏禅,乃以衍为立汉将军,领狼孟长,屯太原,与上党太守田邑等缮甲养士,捍卫并土。

及世祖即位,遣宗正刘延攻天井关,与田邑连战十余合,延不得进。邑迎母弟妻子,为延所获。后邑闻更始败,乃遗使诣洛阳献壁马,即拜为上党太守。因遣使者招永、衍,永、衍等疑不肯降,而忿邑背前约。

建武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是为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后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北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行递与之交站,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威宾客,故曾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徒,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两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居贫年老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冯衍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同/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居贫年老/卒于家
B.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同/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居贫年老/卒于家
C.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同/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居贫年老/卒于家
D.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同/两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居贫年老/卒于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诗》是《诗经》在先秦时期的称呼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B.掾是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类似的称呼还有掾曹、掾吏等。
C.建武,文中指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外戚,也叫“外家”,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及女儿出嫁后的姻亲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衍博览群书,拒绝出任。冯衍小时候就显露了奇特的才能,到了二十岁时已是博览群书了,王莽当政时,冯衍推辞了很多朝廷大臣的举荐。
B.冯衍劝谏无果,只得逃亡。廉丹在接到王莽的命令后,并未听从冯衍的劝阻,反而一意孤行,最终在和赤眉军作战时身亡冯衍就逃亡到河东。
C.冯衍献计鲍水,受到任用。冯衍借鲍水到北方安定吏民之机向鲍永献计,鲍水本来就器重冯衍,于是就任命冯衍担任立汗将军,兼任狼孟县长,
D.冯衍备受排挤,觐见受阻。冯衍受到皇帝的召见,司空长史令孤略担心冯衍在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就唆使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阻止了冯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思塞责。
(2)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徒,其余至贬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1 09:0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少沉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明于政体,吏才有馀,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纴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九奔命。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节选自《后汉书·崔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B.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C.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D.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少傅、少师、少保。
B.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后汉至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寔明于政务,做官才能卓越。他撰述的《政论》曾获仲长统高度评价,认为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B.崔寔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他做五原太守时,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置纺织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
C.崔蹇秉性纯正,事亲至孝。为父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做官,他都不去。母亲病死,他于赴任途中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
D.崔寔为官清正,品性廉洁。他出仕期间,为葬父而卖掉田产,竭尽资产,他病逝时,甚至没有钱装殓,同僚出资替他料理后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九奔命。
(2)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同类题3

阅读《张衡传》(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不行:不去(应荐)
B.帝引在帷幄   帷幄:指皇宫
C.衡下车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D.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请求(皇帝)宽恕
【小题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一句中“奇”字的用法一致的是(  )
A.空以身草野
B.卒见相如
C.且庸人尚
D.外连横而诸侯
【小题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B.衡诡对而出 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C.以讽谏   衡上疏陈事
D.机发吐丸,蟾蜍衔之 尝一龙机地不觉动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
其后羌众大合,攻烧陇西,朝廷患之,规乃上疏求乞自效,时帝不能用。冲、质之间,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梁冀忿其刺己,以规为下第,拜郎中。托疾免归,州郡承冀旨,几陷死者再三。遂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余人,积十四年。后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皆不就。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
后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在事数岁,北边威服。
永康元年,征为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封寿成亭侯,邑二百户,让封不受。再转为护羌校尉。熹平三年,以疾召还,未至,卒于穀城,年七十一。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西羌大三辅    寇:侵犯
B.而贤果为羌所没 寻:不久
C.不与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于是中外并怨    中外:朝廷内外(的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B.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C.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D.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规颇有谋略,骁勇善战。中郎将宗资讨伐叔孙无忌未果,皇甫规任太山太守,多用计谋,平定贼人。
B.皇甫规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建言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应谦虚节俭,讲求儒家治术,因此得罪梁冀。
C.皇甫规为人磊落,推举贤能。他任度辽将军数月后,认为张奂才气与谋略兼而有之,向朝廷举荐张奂做自己的副手。
D.皇甫规刚者易折,饱受陷害。他在外为将多年,军功赫赫,但其为人刚直,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受到众人的诬陷打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杨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普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教授数百人。

②范升尝为出妇①所告,系狱,政乃肉祖,以箭贯耳,抱升子潜伏道傍,候车驾,而持章叩头大言曰:“范升三娶,唯有一子,今三岁,孤之可哀。”武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政,伤胸,政犹不退。哀泣辞请,有感帝心,诏曰:“乞杨生师。”即尺一②出升。政由是显名。

③为人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时帝婿梁松,皇后弟阴就,皆慕其声名,而请与交友。政每共言论,常切磋恳至,不为屈挠。尝诣杨虚侯马武,武难见政,称疾不为起。政入户,径升床排武,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身之道也。今日动者刀入胁。”

④武诸子及左右皆大惊,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会阴就至,责数武,令为交友。其刚果任情,皆如此也。建初中,官至左中郎将。

(注)①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②尺一;帝王的诏书。
【小题1】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范升尝为出妇所告,系狱(__________)②唯有一子,今三岁(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不思求贤以报殊宠”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啖我余桃(《弥子瑕有宠》)B.睹余物,皆山丘也。(《纪昌学射》)
C.无犊耕(《商於子驾豕》D.朝廷不安世不肖(《刘安世为谏官》)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
【小题4】文中通过三件事刻画了杨政的“刚果任情”,请分条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