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从世忠入见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拊其背曰:“他日,令器也。”

绍兴十七年,中两浙转运司试。明年,登进士第,调太社令。二十一年,世忠薨,服除,秦桧素衔世忠不附和议,出彦直为浙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拜光禄寺丞。

乾道二年,迁户部郎官、主管左曹,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初,代者以乏兴罢,交承,为缗钱①仅二十万。明年奏计乃四倍,且以其赢献诸朝。帝嘉之文言文阅读答案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拜司农少卿,进直龙图阁、江西转运兼权知江州。

七年,授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条奏军中六事,乞备器械、增战马、革滥赏、厉奇功、选勇略、充亲随等,朝廷多从之。先是,军中骑兵多不能步战,彦直命骑士被甲徒行,日六十里,虽统制官亦令以身帅之,人人习于劳苦,驰骋如飞。事闻,诏令三衙、江上诸军仿行之。

明年,兼工部侍郎,同列议:大辟②者历三鞫③之弗承,宜令以众证就刑,欲修立为令。彦直持不可,白丞相梁克家曰:“若是,则善类被诬,必多冤狱。且笞杖之刑,犹引伏方决,况人命至重乎?”议卒格。以议夺吴名世改正过名不当,降两官。

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既至,几罹祸者数,守节不屈,金卒礼遣之。为帝嘉叹。迁吏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复中大夫,改工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方控辞,以言罢。

寻知温州,首捕巨猾王永年,究治之,杖徙他州。奏免民间积逋,以郡余财代输之,然以累欠内帑坊场钱不发,镌一官。海寇出没大洋劫掠,势甚张,彦直授将领土豪等方略,不旬日,生禽贼首,海道为清。

又乞令州郡守臣任满日,开具本州实在财赋数目,具公移与交代者,并达台省,庶可核实,以戢奸弊,帝悉嘉纳。

淳熙十年,夏旱,应诏言,迩者滥刑,为致旱之由。明年,入对,论三衙皆所以拱扈宸居,而司马乃远在数百里外,乞令归司。久之,再为户部尚书。

卒,特赠开府仪同三司,赐银绢九百,爵至蕲春郡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有改动)

(注)①〔缗(mín)钱〕穿成串的钱文言文阅读答案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阅读答案。古制一千钱为一缗。②〔大辟〕死刑③〔鞫(jū)〕审讯,审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令器也 令器:卓越的人才。
B.秦桧素衔世忠不附和议 衔:怀恨。
C.迁吏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    权:代理。
D.海寇出没大洋劫掠,势甚张    张:紧张。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B.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C.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D.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彦直有军事才能,治军有方。他条陈上奏了有关军中的六件事,多被朝廷采纳。此外他还整训骑兵,命令他们穿上铠甲步行,使他们习惯于劳苦,奔跑起来像飞一样。
B.韩彦直出使金国,英勇不屈。他被朝廷派去出使金国,先是被金国使者多次刁难,后来又几次遇到祸乱,但他总是英勇不屈,保持气节,金国最终以礼相待。
C.韩彦直整治奸猾,爱护百姓。他担任温州知州后,第一件事就是逮捕了老奸巨猾的王永年,又上奏请求减免民间拖欠的赋税,但因郡里财政收入亏空而被降级。
D.韩彦直正直廉明,敢于进谏。他曾请求命令州郡各级官吏任职期满后,开列出本州实际财政收入数目,以防止徇私舞弊;又请求下令召回统帅三衙的三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
(2)且笞杖之刑,犹引伏方决,况人命至重乎?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30 08:4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满庭芳 
京口感怀
汤舜民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
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注)①元末明初戏曲家,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②京口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海,其地称海门。③铁瓮城,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
【小题1】以下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三句由花柳到屋舍再到坟墓,以白描手法展现出一派满目疮痍、颓败凄凉的景象,语言清丽凝练,生动形象。
B.“海门”一句将前三句作一收缩,语势为之顿挫,“天堑还依旧”以大自然之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寄寓作者的无限感慨。
C.“铁瓮城”一联对仗工整,是对“天堑”的进一步描述,意境雄浑,音节响亮。“横刺”状其开阔,“高镇”显其雄峙。
D.最后三句以江上晚景作结,时光无情而夕阳有意,仍在痴心等候。作者登船眺望对岸一片灯火中的扬州城,吟咏感怀。
E. 本曲末尾“扬州灯火”与篇首“摧垣废屋”“新冢荒丘”,前后情境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耐人寻味。
【小题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及抒情手法有何不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华阴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B.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C.白益傲放 益:更加D.璘败,累系浔阳狱 系:捆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B.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C.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小题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函谷关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今为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沿称山东省。
B.纵横即合纵连横。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C.《林黛玉进贾府》出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
D.《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